|风景园林网

贪大求全的城市化已不可持续

2014-07-28 17:07:52         来源:长江日报     浏览次数:

  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该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

  这一消息让很多人将目光投注到了保定。实际上,作为畿辅节点城市,过去几年,保定已多次传出类似的消息,又随后被否定。而拟定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内容,可以说给保定的未来作出了明确定位——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未来,保定不仅将承担起北京的一部分现有产业,也会承接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

  但不难看到,各界从不同层面地关注保定,更多时候其实是对北京及其发展的关注。所谓承接首都功能,更通常的理解,即城市功能的外延。客观上,作为特大城市的北京,在城市人口、功能等各方面的载量都是有限的,而其现有发展水平和速度,已经接近于承载上限。在这种情况下,将产业、功能以及潜在的新进人口一定程度地向外转移,成为了可以想见的必然选择。作为首都周边城市,保定恰恰发挥了这样的承接转移的作用。

  事实上,城市容量瓶颈的问题并不是北京独有。国内很多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量不够的困扰。这一点,从各个城市不断向外辐射建立卫星城上可见一斑。而不论是城市规划理论,还是城市建设实践,都已表明,即使一个城市区域面积再大、产业布局再全、功能覆盖再广,也不可能承受长期、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及功能扩张。至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城市,同质扩张的思路更会快速地消耗掉本地资源,模糊发展要点和方向。

  然而,可以看到,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城市化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为城市不断向外延伸。诚然,在城市化水平极低的城市发展初期,这种方式确实能促进城市自身的发展,有效地集中各项资源,投入以各级城市为核心的建设中去。不过,时间长了,以人口、资源的聚集为特征的城市扩张之弊慢慢显露,最为典型就是大城市数量过多,一些城市严重“超载”,受到从福利供给、环境污染,到资源穷竭等方面的压力;另一些城市则吸引力不足、人口外流,缺乏发展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就是要反思过往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人”为目的的城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要寻求人的需求与城市各项供给间的合理配比。需要更正的是,“大”不是城市发展的标准和必然走向。而已经形成的,如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也不需要以更大的容量和承载力为目标地不断膨胀。进一步而言,认识到城市自身的有限性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功能的分散、资源在全国范围的重新配置和转移,不仅可以让大城市“腾”出良性的生存发展空间,也为更多的城市提供了发展机会。

  站在这个角度上,从承接首都功能中受益的城市,不应只限于保定,功能和资源的开放面可以更广一点。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京津冀城市群:互联互通深度融合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详细】

黄群慧:雄安的发展最终要靠内生动力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是雄安新区设立的一个主要考量。这意味着雄安的产业发展路径,将不同于传统的自我培育模式。它的产业成长将自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开始,其间不断孕育内生的动力,并最终由市场和自己的创【详细】

在雄安新区感受“未来之城”

  本月1日,雄安新区迎来两周岁生日。《环球时报》记者在雄安探访时发现,随着各种无人车、机器人和5G网络的布局试用,这座备受瞩目的新区科技感十足,【详细】

新媒关注雄安新区两周年:为千年大计打基础

  新媒称,4月1日是雄安新区设立两周年纪念日。与两年前轰轰烈烈的登场相比,如今的雄安新区似乎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人们不禁要问:雄安新区怎样了?【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