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搬迁后时代 土壤修复之路怎么走?
2014-08-29 10:43: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
“这期间‘小南化’经历了多次的阶段性技术改进和企业发展,很多都是原址拆掉重建,所以我们在修复过程中,发现了多处‘车间之下还有车间’的叠加化发展情况,尤其在生产区域特别明显。”胡韬说。
这也意味着,除了地表残留的污染外,建筑基础的叠加,加上由于企业环境管理不到位带来的长期跑冒滴漏,更是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一直被掩盖在所谓的几层地表之下。
之前曾有专家指出,对“小南化”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弄得不好就会带来二次污染,并将其形象地描述为“就像医生给病人吃药一样,吃的不好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
周建忠将“小南化”的土壤修复工程概括为“早、广、大、优、严”5个字,具体说来就是:土壤修复的起步在全国较早;修复面积大、体量大,整个工程费用大约两亿元,共修复了35万方的土壤;技术优、工序严,全部修复工作都采用封闭运作模式,杜绝二次污染。
在对“小南化”的土壤修复过程中,第一步是评估风险,找准病灶“对症下药”。
南京市江南小化工集中整治工作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严苏扬曾指出,给土壤“体检”是一项技术活:先是摸底,掌握情况后,再有目的地进行取样、分析。
“并不是所有的化工企业都会对土壤产生污染,有的化工企业当年规模非常小,没有工业废水排放,几乎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另外,当年这些化工企业的办公区、大礼堂,也不会有污染,这些区域都属于免‘体检’的。”严苏扬说。
2012年上半年,指挥部委托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对“小南化”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调查评估报告。
“从检测评估结果看,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胡韬告诉记者,厂区的污染程度分布还是很明显:北部生产区污染最重,属于重度污染区,需要重点修复;南部车间区相对较轻。
根据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报告,“小南化”地块占地700亩,经过两年的“体检”,在调查范围内,一共设置160多个土壤采样点,共采集了2000多个土壤样品。
最终在“小南化”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物检测中,检测到58种挥发性有机物、89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则重点集中在原“小
南化”的氯碱生产区,检测到13种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达到了10米深。
第二步是编制方案,修复技术“因污制宜”。
严苏扬表示,南北方土地情况差别很大。北方地区地表没有地下水,可以直接把污土扒掉,然后送去焚烧,换上健康土壤。但南方地区不一样,尤其是南京,地下水非常充盈,“我们不准备采用换土的方式,换土成本也不低,在焚烧的时候还会产生二次污染。”
根据第一阶段调查及评估结果,2012年11月,指挥部委托南京环科所编制了《原南京化工厂地块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针对这一场地地下水充盈、污染因子易反应的特点,在综合比较多种修复技术后,决定采用原地异位修复、原位药剂注入修复、热脱附工艺及生物方法等可行修复技术,以祛除污染、降低风险。这一方案于2013年1月份编制完成。
第三步是中试验证,修复模式“好中取优”。
确定了修复技术方案,指挥部便逐步开展了一系列验证工作。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首先开展小范围的小型试验,经现场取样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上述修复技术方案可行。
之后,指挥部通过市场调研、考察筛选,于2013年2月面向全国邀请多家综合实力较强的环保修复公司,以接近实际修复模式,进场开展中试工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修复技术方案切实可行,为实施大面积修复工程的时间周期、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一步是对污染地块进行全面修复。
通过招标管控风险,指挥部于2013年底确定修复施工单位,今年3月确定了监理单位;今年5月,完成了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家编制的《修复施工技术方案》专家审查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已进场作业,工期初步确定为150天,计划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土壤及地下水修复,今年内通过南京市环保局修复监测验收。
攻克技术难题,只是“小南化”土壤修复需要攻克的诸多困难之一。胡韬告诉记者,除了技术上不断试验、比较、修正、精益求精之外,土壤修复还要面对巨大的成本压力,并严控修复过程中的污染转移。
“污染容易,修复起来可谓难上加难。”胡韬说。
化工搬迁后时代,土壤修复之路怎么走?
南京水、气、声、渣污染总量的85%来自四大片区,这些区域在重新启用之前,同样面临着“去毒疗伤”的艰难过程
作为修复工程的“技术总监”,胡韬有着更多的感慨。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关于土壤修复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主管部门也没有明确的机构来进行监管,不论是施工、监理还是监测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修复的资历、设施等也千差万别。
“比如说,对于土壤修复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就安全了,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实际上,每块土地的土壤污染情况不同、开发利用功能不同,修复方案和修复目标也就会有所差异。”胡韬说。
胡韬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这项工作,而“河对岸”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在南京,除了燕子矶地区之外,金陵石化及周边地区、大厂地区、梅山钢铁及周边地区和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地区(含八卦洲)四大片区也是南京重要的工业区域。
作为南京市重要的石化、钢铁、电力和船舶产业基地,这四大片区分布了金陵石化、南化、南钢、华能、南热、梅钢以及金陵船厂等10多家特大型、大型企业。
统计数字显示,南京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8000亿元左右,其中的1900多亿元都是从四大片区企业中产生,此外这里每年还可贡献90多亿元的财政税收。
在贡献GDP的同时,南京水、气、声、渣污染总量的85%同样也来自这四大片区。南京进行工业布局优化调整、对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整治的下一步就瞄准了这里。
今年4月30日,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南京市人民政府提请的关于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议案,出台了“关于推进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的决定”,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和宣告,南京将用10年时间,实现这四大片区的根本转型。
根据方案,这四个地区未来将分别位于南京重点建设的新尧新城、江北新区、板桥新城、下关滨江商务区,是南京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发展区域。此轮产业结构调整,基本要达到“大企业搬走、小企业关停”的目标,整治后新空出的将近4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将用于发展新型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40平方公里,几乎等同于明城墙合围起来的南京老城区面积。这相当可观的城市新增开发空间,在重新启用之前,同样面临着“去毒疗伤”的艰难过程。
“小南化”的土壤修复之路,或可为人们摸索出在土壤修复工程中一套行之有效的“路线图”。当城市的一根根烟囱被放倒、一座座工厂被搬走后,走上前台的土壤修复所面对的困难重重和高昂成本,则带给我们更多的警醒。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