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王澍:我相信思想的力量

2015-01-23 09:02:33         来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A+》专刊     浏览次数:

  只有有鲜明的文化识别性和特征,才可能在全球化当中拥有自己的位置,否则就会变成全球化链条中低等级的那一环

  笔者: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传统非常有价值,但大家对于价值的具体内容莫衷一是。我们究竟该从传统中学习什么?

  王澍:传统的基本导向是,人需要向自然学习。人的生活要在有一定规律的前提下,能够像花草树木一样自由生长。传统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看,因为它的材料是顺应自然属性的,而不是人造物质的败落,所有与自然性质融合的材料能很快地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就会像自然一样好看。

  我们的山水画中,主题是自然的山水,建筑在里面永远只是一小块而已。建筑代表的是人类活动的区域,这个区域在自然中是次一级的,它和山石树木处于同等的地位,不会作为主体出现。我们一般把这种状态叫做“天人合一”,但现在这四个字到了滥用的地步,实际上这四个字的基本意思是说,面对自然,保持自然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人对自己要有强力的约束,要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

  老祖宗一直都是讲生态的,比如材料的循环利用等。这样的建造和自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今天的现实是,建筑与自然充满了敌意。我们不是简单地设计一个房子,而是要建造一个世界。只有植物、动物、河流、湖泊与人和谐共生,才能称之为一个美丽世界。

  笔者:建筑是一个有呼吸、有依存的生命。

  王澍:刚建好的时候不应该是建筑最好的状态。你可以想象一下,10年以后,墙上青苔满布,屋顶的植物郁郁葱葱,那时的建筑才真正融入了自然,美轮美奂。看我们现在的建筑,刚建成的时候簇新簇新的,很快就落败了。

  大地、天空、神性和人是海德格尔所指出的安居四元素,只有这四个元素成为统一的整体,安居才成为可能。这里的神性并不是指造物主,而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之上,奠定了整个生活世界价值基础的东西。

  笔者:面对自然,我们不能过于自信。

  王澍:不同于现代人的盲目自信,过去的人们很清楚自己的限度,从而对那些超越于人的东西保持敬畏,这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诚实;而且,承认了自己的限度也就承认了其他“世界”的可能性,也就意味着一个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笔者:普奖评委们对您的建筑的另一印象是,其生态性避免了由全球化带来的重复性景观。

  王澍:真正的传统并非是大一统,而是每个地区如何从自己原来的脉络中去确认自己文化中特有的脉络和身份。文化的自尊和自信的建造,这本身与工业化的强势价值观是有对抗性的。如何去平衡,这很重要。你若走过乡镇,你会发现房子有多样性,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方言和建筑特色,建筑在变化,很丰富很有差异性。这是真正的文化。

  真正的流行一直在变化,都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里面衍生出来的领先的东西。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大家都在说全球化,但要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的识别性和特征,才可能在全球化当中有你自己的位置。否则,你就会变成全球化链条中低等级的那一环。

  笔者:历史并非是“沉重的文化负担”,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要善于杀回马枪。

  王澍:在我看来,传统完全能够与现代同时存在,并不是传统是之前的东西,现代是之后的,后者要取前者而代之,不是这样的。它至少要与现代同时存在,而且孰优孰劣还有待判断。

  传统的保持不是简单地为了传统,而是为了如何接续断裂的时间,使传统的生活方式重返真实的城市生活和地方性环境。因此,建筑模式,特别是对城市结构具有方向影响力的大型城市建筑的模式研究,在今天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笔者:过去有比现在更多的未来。

  王澍:传统和未来直接相关。保护传统的目的,是要保有我们的未来。传统不应成为负重,传统是去掉所有的物质形式后还剩下来的东西。如果把传统视为不堪大用,只能说明自身定位的西化,角色不同,则视野不同,这关乎立场。

  笔者: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建筑也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王澍:建筑是艺术,它有很强烈的影响人的作用,它可以促进也可以破坏社会和谐。建筑首先直接面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和现实,问题在建筑领域暴露出来,也要用建筑的力量给暴露出来的问题以正面的回答。设计不能理解成简单的赞美,更应该对社会有所促进和矫正。举个简单的例子,以现在的建筑模式,基本不能形成有亲密文化的社区,这样,社区文化就会慢慢消失,人的心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城市的气质也会变化。当我们把记录了城市记忆的建筑摧毁之后,我们在文化上就没有了参照,重新来守护自己仅剩的文化会变得很难。

王澍和太太陆文宇在业余工作室

王澍和太太陆文宇在业余工作室

  王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他对自己有所坚持。是以一种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做建筑。陆文宇是他背后的无名英雄,——罗四维

  王澍,男,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导师:齐康院士);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这奖项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