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汉长安城遗址:传承历史文化根脉凝练西安城市精神

2015-07-13 09:08:37         来源:西安晚报     浏览次数:

  这是一座曾被当作国都沿用了数百年的城池,作为皇城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文景之治”“抗击匈奴”“汉武盛世”“昭宣中兴”……这里是汉长安城遗址,是汉武帝挥斥方遒的指挥中枢,是张骞打通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西安恢宏大气城市精神的根脉。

  申遗成功让遗址焕发生机

  历史的脚步穿越了千年时空来到今天,曾经辉煌至极的城池变成沉睡在现代都市一角的遗迹,宫殿的遗址和依旧耸立的城墙,以另一种身份变成了汉文化基因的特殊载体。

  考古学家认为,都城作为古代国家历史的缩影,通常都是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中心以及军事指挥中心。汉长安城遗址蕴含着大量有关汉代文化和文明状况的历史信息,是汉王朝制度、礼仪、文化、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的最集中表现。

  为了加快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利用,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重大决策。同年8月,通过了《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决定从2012年到2020年分3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并将总面积8.58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特区建设的启动项目。

  之后短短3个月内,汉长安城遗址上9个村共3380户群众、1.5万人为了申遗梦,舍小家为大家。搬迁之快、群众情绪之平稳,备受赞誉。与此同时,安置房建设也全面启动。

  以遗址保护为着眼点、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西安加快实施遗址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把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打造成一项集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城市建设、生态提升、产业培育和民生改善为一体的综合工程。

  完整保护汉长安城遗址的遗迹本体、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逐步把汉长安遗址规划建设成为具有“真实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区,完整体现遗址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有效实现遗址的社会教育功能。在遗址区内进行环境整治和绿化,使汉长安城遗址成为西安市区内面积最大的生态环境优化区和区域文化功能区,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和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西安5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毅然搬迁的1.5万西安市民得到了最高的褒奖和最大的回报。

  2014年年底,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又被列入全省30个重大文化项目。西安,正举全市之力,将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文化工程,展示西安形象的生态工程,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这座2000多年前的都城遗址将重新焕发生机。

  保护性展示让遗址“活起来”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历史上建都西安的13个王朝中,10个王朝以汉长安城为都。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

  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汉长安城南部的4座城门,即西安门、霸城门、直城门和宣平门在考古勘测中逐渐确定了位置。去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未央宫,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考古勘探。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近60年大规模考古工作的成果显示,目前汉长安城遗址中的未央宫、长乐宫和桂宫等已经基本探明,城北部两座主要市场东市、西市也已经基本勘探清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未央宫进行了重点发掘,皇帝处理政务的前殿、皇后居住的椒房殿、皇室官署少府、中央官署,还有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天禄阁、以及相当于国家档案馆的石渠阁等,都已经基本确定位置和布局、形制。

  市民刘光平曾住在遗址区里的大刘寨,搬迁后他常来遗址区转转,7月10日下午在少府遗址区里,他指着保护性展示区里的展示结构说:“你看,这上面看见的样子和地下2米深的情况是一样的,这里有砖,那边有柱石,地下绝对也是这样的,政府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把地下的结构表现出来。”60多岁的刘光平不知道这是一种叫做“地面模拟复原展示”的表现手法,却能清楚地说出内涵,从这种角度讲保护性展示已经起到了它的作用。

  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宣教部部长高亚平说:“这几年我们通过回填覆土、加固保护,原址展示,地面模拟复原展示,标识展示等方式对遗址区内的遗址点有针对性地做了100多处保护展示。”

  随着一座座宫殿逐渐在人们脑海中清晰,大遗址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也在逐步突显。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在自己的著作《唤醒遗迹——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中写道:“就中国目前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来看,几乎都是历史悠久的人类繁衍生息之处,都存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有些甚至还存有大量的自然界演变的遗迹。就西安市的情况来看,整个主城区城市规模为400平方公里,实际上与这400平方公里相叠加的周秦汉唐四大古代都城遗址,以及相应的帝王陵墓区,总共占地约达230平方公里。在这样的城市里,城市发展与古迹遗址保护就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问题。”

  目前汉长安城遗址已探明的重要遗址点有46处,城墙和一些大型夯土遗迹依然清晰可见。根据考古专家探测,城内仅未央宫的面积就是北京紫禁城的6倍,宫内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壮观无比。尤其是未央宫前殿,至今残存的夯士台基最高处达15米,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00米,作为汉长安城的最高点,当年汉武帝就是在这里指挥汉军反击匈奴,完成帝国扩张的伟业。

编辑:daiy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如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西安给出这样的方案

  在全市范围内,力争用3年时间,充分发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缓解停车难等突出矛盾,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环境,初步形成平战结合、相互连接的城市地下空间体系。【详细】

西安国家级森林公园——朱雀森林公园

  不去神龙架也能看到自然密布的森林【详细】

西安明年底全面展开海绵城市建设

2016年7月24日晚,一场暴雨降临西安,小寨等部分城区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当天暴雨造成西安市政管辖范围39处路段出现短时严重积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在那场大雨过后,西安市制定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详细】

南北中轴线变景观大道 西安鼓励投资立体绿化

昨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在钟楼邮局门前召开南北中轴线立体绿化现场会,将采取多种方式,对沿线临街建筑、桥梁、护栏等实施立体绿化,把南北中轴线打造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古城特色景观大道。【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