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城市奇点”来临,共寻未来城市之路

2016-08-25 15:24:43    作者:刘淼 王伟     来源: 国匠城     浏览次数:

  四、城市生命——五条创新法则

  创新的契机,往往源于骤然开阔的视野,更有痛苦的反省。从雅典宪章的城市功能主义到2010年上海宣言中城市是个生命体的认知,我们对所赖以生存的世界认识不断进化。

  在此,这里以五条创新法则,与大家交流共勉:

  1、守住评判尺

  自然系统的尊重与保护将为创新提供根本的评判尺。

  适应人类城市化进程的绿色革命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旋律,以节能、环保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将成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将广受重视。

  树立城市是一个生命(CityBeing)的态度,呵护它,尊重它,你给它越多,城市就越美,城市就会回报给你让生活更美好。这将成为创新成功评判的重要标准。

  2、聚焦动力源

  人本需求的理解与关怀将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

  今天,在承认城市作为“物质实体”的同时,我们更想强调,它的主体是城市人(Urbanian)。

  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不仅物质昌明、摩登繁华,而在于对人本需求的理解与关怀,这不仅可以带来新的细分市场,向关联产业输入新的产品需求,使企业营销方向由短视转入到强大的以人为本的营销总方向中;能以新的创意产品不断更新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并将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与企业营销战略相契合,成为企业发展永不停歇的动力;尤其在服务贸易领域,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创新产品的输出;有多少创意落地,就有多少新的岗位被推出、新的企业被开创。

  3、深挖需求面

  城市发展的底线与特色将为创新提供最大的需求面。

  超过总人口一半的人进入城市,人类进入“城市星球”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个世界各国和全人类都必须正视和探讨的主题。

  城市注定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和社会发展的引擎。“如何守住城市生存底线,如何塑造城市独有特色”将为创新提供最大的需求支撑面,城市将成为最大的创新集成产品。

  这包括,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依靠传感、信息、智能等技术对城市的运行进行智慧调控,知识型服务业成为产业的主要形态等。

  4、延伸思想根

  中华智慧的传承与革新将为创新提供深厚的思想根。

  在世界面临共同挑战的宏大坐标下观察,人类已站在了全球生态危机与气候问题危及生存,迫切需要新的经济、科技、文化融合与提升的十字路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向亚洲转移,而“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在今日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也日益被全球理解和认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挖掘中华智慧的精华与现代趋势相融合,必定可以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竞争力的产品与品牌。

  5、拓展世界观

  全球文化的学习与融入将为创新提供开阔的世界观。

  信息社会,知识没有了时空界限,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要学会在世界知识的背景下进行经营。

  在当今世界带有不确定性,市场表现混乱,生活充满机遇,发展面临变革的状况下,各国各地区发挥各自的传统智慧和当下战略思想和措施,探寻出应付自然和社会挑战的点子和路子,这样的成功和经验极需在全球范围内,及时进行交流和分享。

  从古时四大发明到今日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先锋性世界命题的思考与演绎,中华文明正在崛起,这种崛起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兴轮回,而是一种进化,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直以来多是内生的、厚重的,这种文明的延续方式容易滋生惰性,也抑制了进化,期间偶尔的打破也多是破坏性的、被动的、屈辱的,但今天,城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平和的、主动的、平等的、以一种“内核更新与升级”的方式植入到中华文明肌体内,这是一个孕育着希望与理想的重大历史机遇,用好它将激活中华文明的创新之窍,推动中华文明的涅槃新生。

  注:以上根据作者参与上海交大120年校庆并收入在《面向未来120项科技预见》的内容扩展。

  作者:  刘淼(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伟(中央财经大学)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