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坚持绿色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2016-10-13 09:27:53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将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秦天宝

  将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需要从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守法等方面入手。

  完善环境立法。当前,我国在环境领域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也需要根据实践发展继续加以完善。一是更新立法理念。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明确规定。今后,其他环境法律法规修订都要贯彻落实新的立法理念。二是调整立法重心。随着对环境问题和环境立法研究的逐步深入,环境立法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在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合理分配,并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限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也应据此作出相应修订。三是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环境立法偏重于原则性和概括性,针对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此外,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致使相关规定在具体适用中存在一些困难。对此,国家层面应进一步细化规定,地方层面应根据实际制定颁布适合本地的地方法规、规章和政策。

  健全环境执法机制。应适应建设透明高效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在环境执法中引入多元调整机制。一是坚持行政管理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行政指导功能。在环境治理上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公众参与。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应改革完善环境保护税收制度,对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采取低税费甚至减免税费措施,大力扶持环保产业发展;对损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则征收较高税费。三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政府、企业信息的公开透明,为公众提供可行的参与途径。

  强化环境司法保障。审判机构和审判人员应逐步实现专业化,加强对法官的环境法治培训。法院可以公开招聘具有专业环境法律知识的人才,完善环境专家证人和鉴定评估机制。在诉讼程序方面,明确环境案件的立案标准,扩大案件受理范围,解决立案难问题;制定针对环境案件的诉前环境保全程序,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进一步恶化。明确检察院提起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路径,探索实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提高企业环境守法意识与守法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企业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加强企业内部环保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环保机构,并配备专门的环保人员,使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企业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指导功能,为技术力量薄弱的排污企业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在污泥、废渣、危险废物的处置、转移上想办法,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作者为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张有生

  坚持节约优先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资源利用水平总体不高。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长期透支,对人们生存发展形成雾霾、污染乃至灾害的潜在威胁,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刚性制约。破解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坚持节约优先,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坚持节约优先、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应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控制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向绿色化转型。为此,需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形成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当前,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实行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这是资源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也是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硬措施。必须打破部门和地方利益局限,从全局高度完善约束性指标体系,把资源利用双控目标同环境改善目标、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和谐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将资源利用双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把考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建立绿色财税体系。一是推行资源环境税收。加快资源税费改革,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二是完善绿色价格体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资源行业清洁发展。三是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实施节约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政策;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建立资源环境税收支持节约环保资金增长机制。四是健全绿色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节约提效、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能源项目的支持,推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进一步提高高物耗、高排放项目信贷门槛。

  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通过形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发展方式和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与生态损耗。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