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网
近日,《科学》(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文章指出,占地球陆地表面58%的地区是全球71.4%的人口的家园,而这部分陆地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已严重到了影响生态系统支持人类社会的程度。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针对栖息地流失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开展了详细的量化分析工作。由英国、澳大利亚、瑞士、丹麦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来自世界各地数百名科学家的数据,分析了PREDICTS项目数据库中获取的18659个地点,39123个物种的238万条记录。估算了自人类破坏栖息地以来,在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人类出现并在陆地上开展建设活动之后引发的扰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包括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和灌木地,其次是森林和林地。通常认为“生物完整性指标”(BII),主要用来反映物种丰富程度的变化,在90%~100%之间属于安全范围。其中,对于生物多样性“安全阈值”的定义,研究人员认为是指某地的物种丰富程度至少达到人类活动未触及的对照地区的90%。而该项研究表明,全球生物多样性已降至这个安全阈值以下,仅为84.6%。也就是说,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区,生物多样性流失状况已不再处于生态学家建议的安全范围内。
我们即将面临的处境较为困难,或许需要人类进行干预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多样性变化最显著的区域正在人口最密集区凸显,这将加剧人们对这种情形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担忧。研究人员表示,决策者通常对于经济衰退非常担忧,但是,生态系统衰退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总体而言,在58%的陆地面积上,动植物多样性已降至安全阈值以下,这主要是由于农田、道路和城市扩张造成的。这一下降可能会给昆虫为农作物授粉、土壤生成营养成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以暂缓气候变化等自然作用带来风险。如果生物多样性继续下降,终有一天,自然将难以支撑农业活动。不过,该研究称,90%的阈值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大自然也许能承受物种多样性的进一步下降。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