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长廊:广东侨乡开平华侨建筑

2017-06-23 15:32:32    作者:梁佳欣     来源:江门日报     浏览次数:

立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 苏云峰 摄

  遍布广东省江门市侨乡开平的1833座碉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被誉为“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开平碉楼集居住、防御外敌功能于一身,建造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后期,后随华侨的产生和发展而鼎盛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如今,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千楼千面,其中以自力村、立园、马降龙碉楼群等为典型。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走近它们,领略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

  自力村

  民国时期开平侨乡风貌代表

  自力村是开平市兴建碉楼最多的一个行政村,也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四大遗产地之一,村内共有碉楼9座,居庐6座。

  该村由安和里、合安里、永安里三条小村庄组成。上世纪50年代初,这三条村庄与附近三条村分别被编成两个行政村,命名为“自力”和“更生”,自力村之名沿用至今。自力村中建筑与周边农耕环境融为一体,堪称民国时期开平侨乡风貌的代表。

  据了解,自力村是方姓家族村落,祖先来自河南固始县。南宋驸马金紫光禄大夫方道盛曾率兵参与“新会崖门之战”,兵败后携家眷移居开平,自力村的村民乃驸马后代。19世纪中后期,迫于生计的方姓族人开始经澳门、香港出国谋生。无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侨居国先后立法排华,禁止华工入籍,其侨眷也无法出国团聚。于是,大多数华侨努力工作、勤俭节约多年后,携积蓄“衣锦还乡”,在村内建起众多的碉楼建筑。

  早期的华侨回乡,首先建造传统民居,后来生意有成者再建造碉楼和居庐,大部分建筑建于20世纪初期。自力村的布局基本体现了当年华侨新村“棋盘型村落格局”的规划思想,多层建筑的内部平面布局,秉承了村民的居住习惯和风水传统,各层拥有功能齐全的空间,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稍有盈余的家庭喜欢在建筑的外部采用壁画、灰雕等装饰。既有传统的花鸟鱼虫、梅兰竹菊,也有高楼大厦、火车轮船等反映时代特色的内容。

  自力村新旧不一、材料与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记录了开平乡村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自力村共有住宅92间,其中传统三间两廊式村屋有77座。由于开平华侨分布在全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较多地吸收了世界各国建筑的特点,因此建成的碉楼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从三间两廊的传统建筑到中西合璧的钢筋混凝土塔楼,经历了不同建筑风格的变迁。村内15座碉楼、居庐造型各有千秋。在外观造型上风格多样,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也有西方的古罗马式、德国堡垒式等等。

  立园

  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华侨园林

  立园,由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家族始建于20世纪初的私家庄园,园林巧妙地将古典园林韵味与欧美当代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融会贯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又被称作“华侨第一园”。

  据了解,立园以《红楼梦》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历时10年兴建,耗资26万银元,全部工程于1936年告竣。全园面积11900平方米,分为别墅区、大花园区和小花园区三个部分。立园的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园内三个区域彼此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桥亭或通天回廊连成一体,可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立园出自园主谢维立之名。别墅区有融汇中西建筑风格的六幢别墅和碉楼一座。其中,别墅“泮立”、“泮文”之名,出自园主及其父谢圣泮,其兄谢维文之名。这种侨楼家宅命名的手法在五邑侨乡比比皆是,至今亦然。

  立园别墅其外部黄墙绿瓦,飞檐斗拱,气势磅礴,别具中国殿堂古风;室内设计高雅舒适,古色古香;厅堂装饰着屏风壁画,红木台椅,又装有洋盆浴缸,西方壁炉,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韵味与欧美当时流行的建筑特色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大花园绿树相映,鸟语花香,主要以“立园”大牌坊和“本立道生”牌楼为轴心进行布局,牌坊前方两端雄峙着两根钢铁制的打虎鞭,蔚为壮观。沿牌坊拾级而上有放生池、百鸟园、皇冠花藤亭点缀其间。位于西北角的毓培别墅,是园主为纪念爱妾谭玉英而建。小花园为“川”字形,园内以“兀”字形运河分隔,又由“长春亭”、“共乐亭”、“挹翠亭”连结,构思巧妙,布局严谨。园内景点之丰富多彩,堪称“中国华侨博览园”。

  这座精美无比的华侨园林诞生于动乱年代,几经波折才得以再现世人面前。上世纪初,中华大地兵荒马乱,盗匪猖獗。仅开平一带,大股的的土匪就有十几股之多。谢氏家族当时深受匪害,经商议,由谢维立和其兄弟几人回国筹建庄园御匪。

  1937年,日本侵华,谢维立一家无奈返美。1957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慕名参观立园后,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要保护好立园的一草一木;1998年,参观过立园的中央、省、市等有关领导和中外游客在大赞立园精美之余,对它的残缺也深表痛惜。

  由于产权等方面的原因,立园几度被荒废湮没。直到1998年,当地政府与旅居美国的立园业主取得联系,在谢氏宗亲会侨领的支持与配合下,达成托管协议。1999年,开平市与谢维立的三夫人签订合同,以“产权不变,政府代管”的模式,首期投资1000多万元对立园进行了修葺并对外开放。2001年,立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昔日的精美园林得以重放光彩。

  马降龙碉楼群

  掩映竹林中的世外桃源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圩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城区15公里,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兴建。现有村民171户、506人,80%为侨户。海外侨胞多于国内人口,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身临其境,翠竹扑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十分优美。马降龙村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林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仿佛在天上人间。

  马降龙碉楼群中最具代表的是天禄楼,它由永安村和南安村共29户黄姓村民建于1925年,天禄表示天降福禄的意思。该楼一共耗资12000银元,楼高7层2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1—5层共有29个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1间房;第6层为公共活动空间,第7层为瞭望亭。登楼环顾,四周景色美不胜收。

  以前,永安村东三公里处(即百合水泥厂)是一个土匪窝,天禄楼的兴建就是为了防土匪。因为以前社会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土匪一般只绑架男丁,所以每天吃过晚饭,29户人家的男丁都要入住天禄楼,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开门,让大家下田或上学。所以,当地人又将天禄楼称作“男人楼”或者是“散仔馆”。而马降龙碉楼群一带的村子还设有“女人屋”,让长大了但未出嫁的青年女子住在一起相互照顾。

  “男人楼”、“女人屋”是马降龙碉楼群一带特有的现象,是当时社会动荡和华侨血泪史的见证。天禄楼建成后,在保护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据记载,1963年、1965年、1968年,开平连续发生三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碉楼得以避难,所以,广大华侨和村民对天禄楼有着深厚的感情。

编辑:zhangtingt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旧金山——建筑艺术感十足的城市(组图)

  旧金山这座城市中有几栋历史悠久,并且结构复杂的有特色的建筑。你一定要把这些目的地添加到你的行程中,当你来旧金山的时候可以过去看看这些美丽的建筑。【详细】

专访杨世昌:品读城市建筑艺术的缔造与传承

无数光环的笼罩,各类身份的变换,看似一个矛盾体,但在已近古稀的杨世昌身上,却有着臻于完美的融合。专注于建筑环境艺术领域的研究、教学和创作逾半个世纪,时间承载着荣誉,也承载一种情感【详细】

光影:建筑艺术的灵魂

古往今来,历代建筑师都在追求对光线真正意义的理解,并在建筑设计中不断实践着对光影的探究。无论是路易斯·康的“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还是柯布西耶的“建筑是光线下形状正确、绝妙、神奇的游戏”,这些都表明了光与建筑空间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详细】

建筑艺术双年展关注美丽中国

以“美丽中国我的城市,我的家”为主题的2013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将于8月20日至10月20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举行。据介绍,展会包括主题展览、高端论坛、城市推介三大部分。【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