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碧波倒荷影 衡水湖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正值荷花盛开时节,近日来到衡水湖赏荷的游客日益增多。通过多年的持续治理,衡水湖水体环境明显改观,湖区内动植物种类逐渐增多,生态衡水湖成为了衡水市践行绿色发展的有力佐证。
衡水湖系古黄河等多条河流数千年摆荡冲蚀而成,现今湖泊面积75平方公里,是极具典型性和稀缺性的国家重要湿地,被称为“京津冀最美湿地”,国际湿地组织将其喻为“东亚地区的蓝宝石”。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6月,2003年6月由省级晋升为国家级,后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现为京津冀重要的生态环境支撑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3.65平方公里,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已发现记录植物383种,鱼类34种,昆虫416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20种,鸟类323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6种。
衡水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生态振兴、绿色崛起”之路,湿地保护成效显著。环衡水湖外围污染基本清净,陆续搬迁了400多家企业作坊、养殖场户,拆除各类建筑60多万平方米取缔清理了东湖13800亩人工水产养殖。实施了“十二五”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示范项目,每年去除蒲草及底泥腐殖质,遏制了富营养化与沼泽化加重趋势。连续多年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行每年9个月的禁渔期,有效转移水体营养,增强湖泊自净能力。
通过持续治理,衡水湖水环境明显改观,夏秋季局部恶臭、充斥白色泡沫的现象基本消失,水质总体提升到Ⅲ类水平,鸟类由286种逐渐增至323种。“十三五”时期实施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引入国际先进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名副其实的“京津冀最美湿地”。
编辑:ludan
相关阅读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镜浦湿地进行了大范围的农耕地开垦,居民对镜浦湖进行了围湖造田,湖水面积也越来越小。随着世界上对于湿地修复的重视,在镜浦湿地也开始进行了修复的进程【详细】
安徽5年新增湿地17万公顷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GEF项目)终期评估会上获悉,自2013年12月以来,安徽新增湿地面积17.53万多公顷,湿地总面积达104.18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7.47%。【详细】
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保护区
高原出平湖,难能可贵,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些大湖大河称为“海”。知名的丽江拉市海,不是海却有比海景还要美的海景。【详细】
海口:湿地入城美如画
近年来,海口市用生态修复的方法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体面积逾720万平方米,建成区32条水体中31条告别黑臭。据介绍,海口生态修复带动湿地入城,不仅改善水体水质,增强生态自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