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2017-12-28 10:44:37         来源:汉清文化石文化砖     浏览次数: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绵绵五千年的风波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的沉淀,不仅仅凝聚在优雅诗词歌赋和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中,更多的,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的地方,就如我们的传统建筑。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国传统建筑又称中式建筑,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思想的进步,我国建筑的风格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多元化形态。但这种多元化建筑趋势,也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地域特色正在消退。作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溯和反思,中式建筑自然而然重新浮出水面。

  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利用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手法的结合运用,从而产生的一种建筑形式——新中式建筑。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什么是新中式建筑?

  新中式就是中式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手法的结合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演化和抽象化,从而产生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应用,更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新中式建筑的特点:

  新中式建筑风格主要有以下的特征:在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满足使用者的生活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和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优秀的新中式建筑不仅结合了传统中式建筑的风格,还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观念。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如何打造新中式景观?

  在实际设计中,往往是使用传统的造景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新中式景观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自然离不开框景、障景、抑景、对景、借景、漏景、夹景、添景等经典手法。除此之外,结合现代的景观元素,共同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优美景色。

  障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隔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对景: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可观赏堂、山、桥、木或在堂桥廊处可观赏亭、台、楼、阁,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对景。

  借景:在视力所及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

  漏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观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夹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受力,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且能够引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观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新中式色调的选择

  色彩是景观表达定位的首要元素。地中海风格典型的蓝与白;东南亚风格以宗教色彩浓郁的神色系为主,如深棕色、金色、褐色等。不同色彩的选择往往带给人全然不同的感官体验。那么要诠释新中式到底该如何用色?

  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原木色和黑色,这些色彩共同营造出景观的表情,形成尊贵、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国红、琉璃黄:一般运用在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构件上,凸显高大上档次。

  玉脂白:主要运用在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

  长城灰: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构件、座椅等小品上,形成宁静、典雅的环境。

  国槐绿:主要是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适当点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静谧、优雅的空间做铺垫。

  黑色:常用于铺装、水景饰面、小品等,沉稳、内敛乍现。

  原木色: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常用于铺装、临水栏杆、构件小品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色。

  新中式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说到中国传统符号,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很多具体的形象。首先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等;其次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祥云、太极等;当然少不了中国传统的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要细数起来,实在是太多了,那么这么多的传统符号,是如何运用到设计中,成为我们身边熟悉的景观元素?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理解和认识

  要运用中国传统元素,首先要理解其内涵。上述提到的一系列可感知的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形式、图案等都是具有传承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真正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让传统与现代很好地衔接,营造出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具有中国传统韵味。

  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巧妙融入这些传统符号,将它们或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雕刻于景墙、大门、地面铺装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实现功能与艺术的结合。

  竹子与建筑的结合,透着清新淡雅。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栓马柱的运用,在灯光的映照下添了一抹温暖。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抱鼓石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原来是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国传统符号带给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物质生活逐渐优越的今天,越来越追求精神和内心的提升,充分将它运用起来,将带给人们更多的民族归属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将中国文化更好地展现和传承。

  新中式建筑的经典

  苏州博物馆

  2006年10月建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它的设计遵循“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使新馆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成为苏州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和标志性建筑。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设计理念

  “中而新,苏而新”是贝聿铭最早就确定、也是得到国内众多建筑大师赞同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在新馆建筑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大师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新”充满了 “苏味”,变成了创新的“苏”和创新的“中”。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新馆外墙保持了传统的粉墙黛瓦色调,而屋顶采用加工成菱形的“中国黑”花岗石片,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新馆建筑构造则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

  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在新馆内部庭院设计中,贝聿铭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在与建筑刚柔相济的对比中,产生了和谐之美。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中式建筑的回归与创新

 

编辑:guoa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创新发展论坛钱睿演讲实录

我们希望能够知道在多个专业面对同样城市发展问题的时候,我应该如何去工作?【详细】

文旅小镇如何走好创新之路?

 小镇规模一定要小,小才能精,小才能美。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的道路,规模较小,反对粗放、快速、一窝蜂建设。【详细】

风景园林创新发展论坛赵泰东教授演讲实录

赵泰东教授主讲2018年平昌奥运会相关的韩国江陵市铁路地区的公园化工程规划项目【详细】

多国嘉宾共同探讨风景园林行业创新发展

2017年4月9日下午,第七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之风景园林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场论坛共邀请到八位演讲嘉宾,对风景园林行业的创新发展进行分析,献计献策。【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