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潮:公共艺术少不了自然景观

2018-06-12 09:35:01    作者:王森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展出的自然雕塑展、园林景观展层出不穷,可以说令人眼花缭乱。

  笔者注意到,最近就有“行走在自然中的艺术”艺术北京ART PARK公共艺术展在京举办。自然植被区域和艺术家们的雕塑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看、互动合影,称得上一次难得的都市绿色体验。

  要知道,艺术与城市共栖共存。雕塑之于城市、自然景观之于城市公共艺术,就好像水溶于水,终将难解难分。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实际上,公共艺术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我国,至今仅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西方,城市雕塑是公认的出现最早的公共艺术,而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就是以城市雕塑和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共艺术。

  城市美的需求来源于艺术创造,反过来看,如今的雕塑概念与内涵也不断地从城市和自然的变化与发展中汲取营养、进行拓展,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传统雕塑范畴。单就雕塑的媒介与材料来说,已称得上变化万千。艺术家通过极力发掘大自然中的新媒介、新材料,加大雕塑的外在张力和表现力。

  我国最为人熟知的一次公共艺术展览,就是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带来的“大黄鸭”。它让人们深刻意识到,所谓城市公共艺术绝不仅仅是城市雕塑这一种,任何与自然相联系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好。

  同时,相比于以往鉴赏其他艺术展览和艺术作品时程度不一的困惑和不解,“大黄鸭”少有地拉近了人们与艺术作品的距离。

  当人们走出家门,会瞬间真切地理解自然的表达趣味,并真诚地从内心深处感到惊讶和喜悦。

  这一有趣的现象或许可以为解释城市雕塑的意义乃至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诉求找到出路。

  当前的当代雕塑艺术就如同一个实验场,调动所有传统物理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来创造出一个个崭新的意义空间和文化场域。但纷杂的意义表达和并不完全互通的意义空间会让受众越来越多地感到困惑和不解。这些公众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以现代雕塑和自然景观为主要支撑的公共艺术文化场域的构建。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大众文化和前沿艺术生产并行的空间,通过重新审视和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保证前两者既不至于重合和纠缠,又不至于相互隔离和疏远。

  在城市广阔的公共空间中,自然艺术的建设、重构、熔铸、拾弃是一种城市对自我的审视,一种城市管理者和居民看待人与自然、城市、社会、时代、工业关系的看法,一种艺术家们站在时代最前沿对生态社会发展的眺望和畅想,甚至是人类在未来绿色发展道路上大胆探出而未落下的一只靴子。

  自然艺术绝不是对生活和空间的简单点缀,而是激活城市、自然与人情感印记的信物,是打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热爱和深处记忆匣子的钥匙。从这种角度看,公共艺术的发展绝少不了自然景观。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