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的背景、内涵和理念特征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绿化祖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近年来,贵阳、扬州等多个城市也曾提出过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并付诸规划建设实施。习总书记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后,在行业内外,乃至全国范围内被广泛热议。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施路径,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中规院风景院开设公园城市系列谈专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研讨,也欢迎广大同仁积极参与。
1. “公园城市”背景
“公园城市”的理念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推进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转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 “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公园城市”无疑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园的建设高度重视。
——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亟待转变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迅猛,城市空间发展诉求强烈,生态空间侵占现象普遍严重,生态服务功能退化。
二是城市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城市绿地总量仍然不足,生态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类型、品质、特色仍然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城市自然文化风貌特色趋弱: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破坏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城区风貌的问题,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
四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城市对乡村的反哺带动不足,多数地区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各类设施建设滞后,传统文化逐步消亡。
因此,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亟待升级转型,从以规模扩张、经济增长为主,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城乡协调和优化提升为主转型,亟待推进“治病健体”和“转型升级”两大主要任务。
▲ 天府新区兴隆湖
2. “公园城市”内涵
“公园城市”是将城乡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公园化的城乡生态格局和风貌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把“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的优化和谐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新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和理想城市建构模式。
这一理念和模式着力通过对城乡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的布局优化、扩容提质和内涵升级,改善其作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服务品质和均等化水平,建设全面公园化的城市景观风貌,用以优化城乡关系、完善城市格局、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以推动城市发展转型。
▲ 新加坡滨海湾公园
3. “公园城市”特征
“公园城市”理念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将公园游憩服务作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设幸福家园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公平和活力多元。
二是生态筑基,绿色发展。将公园城市格局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基础性配置要素,更强调城绿共荣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三是城乡并举,协调发展。将区域风景休憩体系构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更强调互促共生的新型城乡关系建构。
四是美丽引领,创新发展。将公园化的城市风貌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引领,更强调美丽怡人的城市景观风貌塑造。
五是多元共生,开放发展。将绿色开放空间系统作为促进社会善治和文化传承宣展的场所平台,更强调和谐繁荣的城市公共空间营建。
▲ 北京雁栖湖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引领城市未来发展,中国公园城市前路美好
今年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提出:要规划好建设好天府新区,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随后,【详细】
廖秋林:公园城市革命与在地化试验探索
2018年11月16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园林分会隆重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文楼举行,分会主题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