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不能想当然地用城市思维去谋划乡村发展

2018-08-14 10:43:25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乡村建设和发展中,仍有一些让基层干部感到困惑的事。有基层干部说,有关部门拨款300万元用于修缮村里的古宅,但光是危房鉴定、招投标、外包设计、施工管理等这些流程费用,就要花掉五六十万元。村干部困惑:村里的工匠完全可以胜任修缮工作,为啥一定要找外面的专家来设计?一位村支书说,过去农村建设主要靠本村农民自己投工投劳完成,现在村里搞点儿建设都要招投标,导致只能相邻的村庄互相“承包”对方村里的活儿。为啥自己村里的活儿不能自己干?村干部的困惑值得思考。

  应当说,严格规范农村建设审批、设计、施工等流程,借鉴了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有助于解决一些乡村不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私搭乱建、缺少科学设计、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有利于遏制基层贪腐案件的发生,会让乡村事务管理更加现代、更加严谨、更加规范。但是,新的流程中由于审批环节多、涉及部门多、费用相对高等原因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因为项目审批周期拉得太长,该搞的村庄建设干脆放弃了。有的地方出现个别村子为了完成流程应对检查而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村干部觉得为难,一项小工程总造价才5万元,哪个城里的公司愿意给设计?又该如何进行招投标?

  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乡村管理,都要看到乡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特点。有些在城市建设、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不一定能适应现实的农情村情,未见得能发挥在城里那么大的作用。如果不注重农村的现实情况,不去深入地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只是想当然地用“先进”的城市思维去谋划乡村发展、设计乡村未来,难免会脱离农村实际,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无论是从我国农村改革的经验看,还是从乡村振兴的现实看,农民都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家门口的建设怎么搞,村里的事儿怎么办,农民往往最有发言权。随着人才回流乡村,村里的能人、巧匠越来越多,经过城市的熏陶洗礼,他们也能更加适应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多从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吸纳他们的智慧,让村里的能人巧匠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把村里的事儿办得让村里人满意。

  让政策更适应农情村情,把农民参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关政府部门的“放管服”意识不可或缺。一方面要简政放权,该简化的手续简到位,该降低的收费降到位,该部门间沟通协调的改到位,该有实施细则的政策细到位,别让政策性“路障”给乡村建设和发展“添堵”,也别让基层干部群众看着好政策不知该咋用。另一方面,该有的监管也要管到位,通过事前规范和事后监管设置好边界,不让乡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跑偏”。

  如今,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乡村建设和发展迎来新机遇,愿每一个乡村的发展梦想都能顺利实现。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蔡建明:城乡融合下的都市农业发展趋势

  2019年11月21-22日,2019衡水湖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会在衡水市举行。在21日的��都市农业与宜居环境��论坛上,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中国协调员,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蔡建明先生发表演讲,分析了都市农业多功【详细】

超大城市更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随着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一些小型乡村自然消亡,一些乡村区域直接非农转化,乡村数量规模和区域范围缩减、发展活力下降。我国超大城市的非农化城镇化进程走在其他地区前列,防止乡村过度衰退的需求也更为迫切。新时代,【详细】

《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发布

  7月7日,“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主题论坛发布《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贵阳共识》。【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