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老旧小区如何“旧貌换新颜”?

2018-08-14 16:37:09    作者:黄伟东 谢爱民 许根宏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次数:

老旧小区如何“旧貌换新颜”?

老旧小区如何“旧貌换新颜”?

  老旧小区是城市发展的短板,如何综合整治,让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正在建设 “创新之都”的合肥对此做出了积极探索——

  “即使再经历2014年的那几场大暴雨,我的房间也不会漏雨了。 ”居住老旧小区曙光新村14栋的退休人员张大爷指着自己的 “爱巢”说,小区整治后困扰他多年的房屋漏水“顽疾”彻底“治”好了。今年7月,合肥市房产局再次发布“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公示”,承诺2018年全市62个老旧小区实施整治,涉及2万多户,总投资超6亿元。自2012年至今,合肥市已为整治老旧小区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综合整治老旧小区逾500个,惠及居民40余万户、人口60余万人。

  “群众意见”最重要

  近日,家住合肥卧云小区的黄永发比较忙。作为临湖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成员,他要与其他委员一道去附近整治好的老旧小区考察“取经”。参观归来,黄永发与协商议事会的代表们坐在一起讨论,最终决定按照“先民生再提升,先功能后景观”的思路,列出了 “改造小区道路、增建停车设施、楼面楼道整修”等几项小区整治中居民最关心的项目。

  “老旧小区整治是民生和民心工程,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站在全市老旧小区整治规划图前,合肥市房产局负责人说,合肥市老旧小区大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施损坏老化、维修乏力,违章搭建,环境卫生脏、乱、差,没有主管部门,没有物业管理,所以群众渴望综合整治。

  2012年3月,针对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呼声,在多次入户调研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肥市正式启动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并出台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对整治范围、资金政策、工作步骤等六大方面二十三小项整治内容予以明确。

  “尊重居民意愿,就要切实让居民参与进来,自己当主人。”临湖社区党委书记朱大勇指着小区整治施工图介绍,在老旧小区整治之初,就确立了“居民全程参与”的思路,按照区里统筹组织、社区具体实施、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从改造方案设计之初,就邀请议事委员会的居民代表们共同商量,充分调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引导居民签订居民公约,让居民真正融入社区,当家作主。

  “让我们参与,当然放心了。 ”家住蜀山区十五里河新村的朱大爷拿出一张菜单式整治意见征询表介绍,他对小区环境的改善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据介绍,为尊重群众意见,目前合肥市所有老旧小区整治普遍做法是由社居委在每栋楼选取一名业主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召开居民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从前期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及后期管理等全程邀请群众参与,由业主来“打分”。

  开出“人性化”药方

  “当然要按照图纸施工。 ”在老旧小区银屏花园,魏师傅正在高温下设置新的排水管,努力解决阳台污水治理不彻底问题。 “这里地下管道需要重新铺设,这里打算安装草砖用作停车位……”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听取住户对小区问题的反映,一边记录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据介绍,老旧小区整治关键是要改造好小区设施与硬件。因此,屋面防水、道路、雨污排水、绿化补栽补种、路灯、楼道粉刷等成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必备的人性化“药方”。

  “必须当作自己就住在这个小区,对自己负责的心态来改造。”合肥市房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在设计方面没有现成的具体规范、标准和要求,必须尽可能按照新小区的高标准,全心全意站在住户的角度,处处本着人性化,坚持一小区一设计,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方案,须现场查看、现场体验、现场论证,设计到边,不留死角,施工出现的问题,一律到现场谋思路想办法。

  “连晾衣架都规范了。 ”记者走访望江路、南二环路多个整治后的老旧小区时,不少居民反映小区设施改造深入细致,确实体现了人性化。改造设计施工部门在确保房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增加停车位,增设微型消防站,安装单元防盗门,对空调外机格栅、晾衣架、太阳能落水管等统一进行规范,尽可能保留、移栽老旧小区内原有绿化,见缝插针补栽补种,增加观赏性花木,打造小区局部景观绿化和园林景观,添置体育文化设施。

  “监督就是要挑毛病,保障改造质量。 ”这个夏季,合肥某监理公司的负责人刘经理频繁地冒着酷暑往老旧小区工地跑。为保证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施工质量,房改部门引入第三方检查制度,对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全程检查,每个项目由街道、社居委推荐2至3名具有一定公益性和施工专业知识的热心业主代表,全程参与施工监督和管理。

  “统计数字体现了真实的人性化改造。”合肥市房产局工作人员拿出一叠报表说。在合肥市2013-2017年老旧小区改造统计资料上,记者发现近五年合肥市共修整、翻建老旧小区道路137.37千米,疏通、翻建地下雨污管网242.72千米,重新翻修屋面防水128.5万平方米,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0176个……一串串统计数据,见证着合肥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温情。

  不拘一格求创新

  走进瑶海区久康苑小区,路面洁净,环境优雅。住2号楼精神矍铄的王奶奶一边往桶里放垃圾一边说:“现在夏天再也不用担心苍蝇和小偷了。 ”据介绍,2000年建造的久康苑小区,以前是合肥酒厂职工的生活小区,企业破产后小区未引进物业,变成“三无”小区,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常有小偷光顾。2006年,久康苑小区移交三里街街道管理,在创新思路中采取 “党建引领+社区主导+居民自治”的管理新模式。

  “如果说城市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那么老旧小区更是三分整治,七分管理。”三里街街道党工委负责人指着小区管理流程图介绍,街道党工委建立了以“街道、社区、小区自管”三位一体的组织机制,三者之间分工明确,街道负责政策指导,社区负责小区日常事务的监督,小区自管机构由业主组成,选出合适的居民代表成立小区业主自治委员会并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小区居民自治事务。与此同时,采取居民自筹、驻社区单位赞助、街道补贴等方式筹集小区自管经费,保证小区业主自治委员会的运转。

  据介绍,三里街街道创新小区管理的做法只是一个缩影。 2013年,在少数小区先期成功探索的基础上,合肥市出台政策,在街道层面创新实施属地管理的社区物业服务中心,为整治后的老旧小区提供物业服务。 2014年,合肥市出台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社区建设水平。为切实做好整治小区后期管理,2018年开始引进第三方巡查机构,定期巡查和考核,推动整治后小区管理长效化。

  “有了微信,第一时间就能发现问题。”经开区临湖社区负责人翻出手机里信息说,老旧小区管理创新也赶上了“互联网+”。据介绍,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任何问题,均可第一时间在微信群中提出,物业及社居委即刻作出反应。据悉,合肥市目前正在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利用大数据资源,在建设志愿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打造小区管理的物业企业联合平台。

  如今,随着老旧小区路平、水通、灯亮、树绿,越来越多的业主感叹:“这是政府出钱给我们穿衣打扮”,“不买房、不搬家、老房变好房”,“楼还是那幢楼、房还是那套房,可是现在每天都有新的感受”,“家好、小区环境好比什么都好,政府做了件大好事”。

  上图:在施工过程中,听取居民整改意见。

  右图:现场听取小区业委会建议。

 

编辑:周星宇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