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未来的规划师怎么借力城市大脑

2018-11-27 10:15:27    作者:陈婕     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次数:

  从“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到围绕路、水、电、暖、气等的“十通一平”,过去这些年,城市基础设施总架构经历了不少物质型跨越,而现在,要迎来第一个非物质基础设施,这就是城市大脑。

  昨天,一场“城市大脑与未来城市挑战2018”的学术对话,在城市大脑的发源地云栖小镇召开,围绕城市大脑与城市规划专家在现场思想碰撞。

  作为一名规划与建设工作者,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桂秋自认最懂城市大脑的心思。“城市规划描绘城市未来;而城市大脑则掌管未来城市。两者同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范畴,所以城市规划应当积极参与到城市大脑的构建当中去。眼下就是一个转折点。”

  2016年7月15日零点,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在云栖小镇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个以城市大脑对一个城市交通系统优化探索。两年后,杭州的交通拥堵指数从排名前三跌到第57名。事实上,城市大脑不止步于此。陈桂秋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城市是身体,城市数据是肩膀,肩膀上安放着大脑,头发则是各行各业对城市大脑具体应用,包括智慧商业、城市医疗、智能电表、公园景区、排水防涝、垃圾收集等。

  以未来的供水系统为例,陈桂秋做了一个简单的设想:智能水厂在自动化运行。同时,自来水网布置了水压、水流、水质等传感器,构建一个感知系统跟数据采集系统。一旦发现水质超标污染,自动切换备用水源;城市发生火警之后,可以对火警区域自动监控水压是否足够,若不够自动加压。若管网发生泄露,自动报警,甚至自动关闭。对用户来说,智能水表,可以自动实时进行数据传送,提示异常,还能自动结算。而所有这些智能供水系统的数据跟统计局、房管局、水利局、消防局、气象局以及征信局等联动。“想打造智慧水务系统,要对硬件、软件以及整个系统架构重新设计、改造,之后接入城市大脑数据中心,利用城市大脑的云端计算能力,参与到整个城市大系统的运营管理当中。”此外,陈桂秋则表示,有了城市大脑的辅助,未来的规划师可以把规划做得更好。比如,交通问题、空气污染问题、能源问题等会被城市大脑自动免疫。同时,大数据可以对每一个市民进行精准的职业能力画像,城市大脑会让城市就业方式发生变化。

  在杭州市云栖科技创新基金会发起人王坚看来,城市大脑不是要把模拟人的大脑装到城市里面,而是城市自己“生长”出来的大脑。他认为,“城市大脑”给了城市一次机会。今年10月,杭州吹响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集结号,提出深入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打造全国数字治理方案输出地,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样本。城市大脑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基础设施。王坚解释,城市大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王坚说:“数据资源变成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因为再也不可能像过去40年一样,拿到那么多的物理资源来换取一个城市的发展。”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何兴华:人居实践视野中的小城镇规划新思维

  2018年11月25日下午,2018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十二【详细】

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今年3月刚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的林建岳,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着浓厚的感情。【详细】

城市规划师:乡村的美好取决于用什么方式去发现

城市规划师:乡村的美好取决于用什么方式去发现

一间五平米见方的办公室里,除了办公桌、电脑和装满建筑设计书籍的书架,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大小小的绿色植物。11月的成都阴冷潮湿,这些绿植让城市规划师王洋洋的办公室有了温度和活力,正如他的田园梦在慢慢生长。【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