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建强:基于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与修补
城市品质提升的背景与意义
品质提升不仅是我国城市建设目前关心的热点话题,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必然面临的重要议题。
从大的国际趋向来看,追求城市高品质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的后物质价值观相比物质价值观而言,更重视归属感、生活品质与自我表现。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求层次会发生变化和升级。普华永道在《机遇之都7研究报告》中认为城市的发展分为生存、基础、进阶和生活品质四个阶段,影响人们决定留下还是离开一座城市的因素,不再是经济因素,而是全球认可的卓越的生活品质。联合国人居署《新的城市议程》指出我们共享的城市愿景体现在可以在韧性和永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定居、生产,并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可以看出,人类文明进程到一定程度必须走向对品质的追求,发展经济的核心目标并不在于盲目追求GDP的增长,而在于最大程度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活品质已经成为人们定义城市,选择城市和建设城市中最重要的考量标准,生活品质的构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我国的现实背景与需求来看,城市开始进入内涵提升和品质优先的新阶段。
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思路。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需要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2017年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通过绿色、智能、人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式,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住建部针对我国城市建设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积极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展开了城市品质提升的探索之路。许多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行动计划与实施计划,西安制定《品质西安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南京专门提出《南京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成都提出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和优方式的“中优”规划优化方案,厦门则提升厦门岛环境品质的若干规定,青岛制定《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等。
关于城市品质的认识与理解
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思想与成果,为今天我们认识和研究城市品质打下了基础。
首先基于大数据整体的文献分析判断。
在web of science和知网中以“城市品质”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到国外对城市品质研究建立在对人和社区的关怀的人文背景之下,在城市发展和更新则日益关注人的需求和生态导向,通过城市规划和城市政策在可持续、环境品质、生活品质、社区发展、公共健康等领域不断探索。我国对城市品质研究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城市发展从增量走向存量过程中,通过城市设计在城市文化品质、环境品质、空间品质、生活品质等领域不断探索,逐渐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品质提升之路。从地区来看,浙江、杭州成为最为关键的重要城市,所以今天在杭州举办年会,围绕这个主题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实际上从历史长河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天堂”本身就是了一种品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向往在大地上的真实体现。
我们再看文献发展的规律。对比核心数据库年度文献量趋势分析发现,国外关于城市品质的关注时间比国内较早国际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关注,然后持续升温。而我们国家应该是19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逐渐走向高潮。对比国内外关于城市品质的关系云发现,城市品质在国外的研究领域偏向于人文社科方向,偏重于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生态的可持续,而国内的相关领域偏向于城市相关特质的品质提升和空间塑造,并逐步转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其次是对城市品质的相关理论研究。
关于城市品质方面相关的学术思想与理论的提出,是随着对过分崇尚理性而忽视人性的以功能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进行不断反思与批判的结果。我们熟悉的简·雅各布斯,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对大规模改建进行了尖锐批判,认为小规模改建是有生命力、有生气和充满活力的,指出与城市生活质量最为相关的是城市多样性,并提出了大家熟悉的城市活力理论,认为多样混合且高密度传统街区才能保证城市健康发展。还有杨·盖尔,他著名的理论是倡导人性化的城市,认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生活是城市必须具备的品质,他长期关注人和人的关系,营造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彼德·卡尔索普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致力于社区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倡导可持续的城市社区。鲁特·维恩霍芬是幸福科学研究的先驱,认为幸福是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社会进步的指标,通过建立世界幸福数据库,揭示了人类生活品质与幸福的关系。
还有我们尊敬的吴良镛先生,吴良镛先生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倡导广义的、综合的观念和整体的思维,建立了融贯建筑、规划、景观等学科领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为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的来看,城市品质提升是在解决了基本的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改善之后,迈入到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关键环节,它更加突出以人为核心和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并从环境、文化、空间、活动、设施等方面,营造有魅力、有特色、有活力的富有人性化空间场所的城市人居环境。
良好空间品质的要素及评价
到底良好空间品质有哪些要素,又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这对于做出好的规划设计和开展城市更新与修补工作十分重要。
第一方面,认知良好空间品质要素。
通过研究梳理,可以将良好空间品质的构成要素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发展是以城市自然禀赋为依托,以时间沉淀为基础的,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就是在充分尊重自然、尊重时间、尊重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清晰的总体布局、有序的景观结构以及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
(2)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是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种族的人构成的,正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各种交流,赋予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使城市充满了多色彩、多情调的公共生活气氛,要让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生活舞台。
(3)完善的城市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市民公共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们生活的物质环境表现,尤其需要关注一些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生活服务和公益性设施。
(4)绿色的城市出行方式。使人不再受机动车的干扰,可以非常随意地在城市休闲与漫步,尤其在一些城市的滨水地带,良好的步行环境往往为大家提供了非常好的宜居环境。
(5)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一般新城相比,历史城市往往具有更大的魅力和底蕴,这主要是因为历史城市往往保存着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城市良好品质的关键要素,正是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使得城市更加富有历史感和层次感。
第二方面,建立品质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品质评价体系是衡量城市价值判断与城市认知的重要标准。从整个国际来看,聚焦在人居环境、社会经济、规划设计这三个主要视角。人居环境方面,主要有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数、美国LEED-ND可持续社区评估体系、全球幸福指数报告、盖普洛世界民意调查、浅见泰司的居住环境评价指标、城市宜居性评价、宜居城市科学评价体系以及人居环境科学评价理论等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文化视角方面,主要有经济学人全球宜居性调查、美世生活品质指数、ISO城市服务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财富杂志全美宜居城市评价指标、WTO健康城市指标、Monocle最宜居城市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普华永道基于生活品质的城市机会报告、李光耀学校公共政策全球适宜居住城市指数等评价指标体系。城市设计和我们更加直接相关,是基于人性化的体验考量,主要有城市设计评估体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评估、哈米徳·哈瓦尼的综合性标准、温哥华地区宜居区域战略规划等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有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城市宜居性评价等指标体系。
品质提升导向下的城市更新
建立“以人为本”的更新目标价值体系。
在品质提升导向下,城市更新与修补如何开展,首先从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交通出行、城市文化等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更新目标价值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南京在“资源重组、空间重构、品质重塑”的思想指导下,对新秦淮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要素进行优化重组,提出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保障、资源保护利用、空间形象塑造、支持系统完善等目标。上海的有机更新提出更加关注空间重构和功能复合、更加关注生活方式和空间品质、更加关注城市安全和空间活力、更加关注历史传承和特色塑造、更加强调“低影响”和“微治理”以及更加关注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的更新目标。这些均体现了更新目标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
倡导渐进的“针灸激活式”更新与修补。
经过过去大刀阔斧的大拆大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常态,就是针灸式激活、小规模渐进。西欧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更新方式已从急剧外科手术式的推倒重建转向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的谨慎渐进式改善,强调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更新过程。“城市双修”是基于我国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对过去采取“大拆大建”模式的一种批判与修正。新时期提出“城市双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改变过去外延式的城市发展路径,由扩张性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强调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倡导采取一种渐进的“针灸激活式”有机更新方式,走向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和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日常的人性化空间营造与品质提升。
目前许多城市注重大尺度的城市更新,对近人小尺度的许多城市公共生活的具体细节和人际交往的街道场所却缺乏考虑。其实城市是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种族的人构成的。正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各种交流,赋予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使城市充满了多色彩、多情调的公共生活气氛。因此,城市更新应高度关注“人”的要素,在设计中注重满足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居民的需求,提供能适合人的宜人活动空间,如林荫道、步行街、广场、巷弄、码头以及小桥等。巴黎塞纳河两岸的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人性化,将原来一些沿河的上下通道改造成游客可以在那观看行人和游船景色的休闲区域。北京制定了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上海制定了街道设计导则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等,其目的在于创造更人性化、更有温度的城市。
运用多种途径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品质。
因为每个城市处的阶段不一样,它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运用多种途径,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来提升城市品质。有的是需要借助重大事件,通过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来提升城市的发展活力;有的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城市的功能;有的城市或地区需要通过一些文化创意或者老工业更新改造来进一步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有的历史地区可以采取保护性整治与更新,通过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挖掘和地区活力的重塑,促进历史地区的整体复兴。还有的和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直接相关,通过老旧小区功能提升和环境改善,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品质和环境条件。
建立社会广泛参与和多方合作长效机制。
作为注重日常城市居民生活和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的城市更新,如果没有居民与相关利益者的全面参与,只能是一句空话。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与开放的设计程序,让城市更新涉及到的居民、政府、专家、开发商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能够参与其中。政府是城市更新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市场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支撑和润滑剂,社会和公众是城市更新的主体。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与群众的集体智慧,加强多方的沟通、合作与参与,推动城市更新目标的制订与实施,以满足日常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创造富有生气和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小结
追求城市高品质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以人为本的幸福最大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只有对高品质生活能做出回应的城市才能良性地走入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简·雅各布斯的城市活力论、杨·盖尔的人性化城市、彼得·卡尔索普的新城市主义、鲁特·维恩霍芬关于幸福度指标研究,还是我国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其宗旨均在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城市品质,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宜居城市,如何更好地让城市成为关心人、陶冶人的幸福家园。
我国已进入内涵提升和品质优先的新阶段,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局面,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更新目标价值体系,倡导渐进的针灸激活式更新与修补,关注日常的人性化空间营造,运用多种途径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品质,建立社会广泛参与和多方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品质提升导向下的城市更新路径与措施。
作者为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编辑:l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