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间布局,北京找回古都韵味
2018年是北京市按新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舍”与“得”布局的第一年。承载着几百年建都历史的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在这一年着力在老城市保护与复兴上下功夫。腾退计划让百岁级的文物面目清朗起来,精细化的环境改造提升了老城原住民的生活品质,胡同与院落的创新式利用留住了文化脉络。
这一年,一批重现青砖灰瓦老城韵味的胡同与院落成为年轻人竞相“打卡”的网红地。
除了坐拥故宫、天坛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级文物外,北京东城区、西城区的很多院落都是有故事的,只不过在过去几十年间的“拆”与“占”中,那些精致的门当、讲究的格局都有所破坏。老城的保护与复兴早就成为共识,所以在编制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老城不能再拆”的逻辑备受关注。
在新版规划执行的第一年,东、西两城区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文物有序腾退成为起步的工作。
北京市西城区投资超百亿元,对区内的文物进行腾退保护。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说,这样的投入规模超过改革开放40年间北京全市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可以称得上是该区新中国成立之后规模最大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2018年全区有47处文物启动腾退工作,《京报》馆、庆云寺、恭俭胡同三官庙等一批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文物已经实现腾清,可以开始为当代人清晰地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场老城重现面目的工作也在进行,中轴线沿线的太庙、社稷坛、天坛公园等重点文物区内腾退任务全部完成,历史文化精华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
以腾退文物为核心,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还进行了大规模环境整治,有序停车、留白增绿、水系改造带来的水清岸绿,都使老城核心区愈发疏朗大气。
什刹海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是大运河的终点,更是北京老城滨水文化的“金名片”。
2018年,北京市在什刹海进行疏解整治,拆除了违建的酒吧,梳理出的地方建成了前海绿道,并恢复了西海湿地,再现碧水绕古都的历史风貌。目前,北京市正在完善后海的环湖绿道建设,年底前与前海、西海绿道贯通,形成一条完整的环海景观带。
在北京,很多疏解整治出的空间都变成老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除了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北京还提出了另一个新概念,大尺度休闲公园,天坛公园的6条林荫大道、1.9万平方米的故宫周边的筒子河绿地景观工程,都让老城变得生动起来。
北京的老城复兴行动中,有两句话被重复地最多,一句是,“老城不能再拆了”,另一句是,“恢复老城的风貌时,历史的文脉不能丢”。也有专家强调,保护胡同、四合院,要留住它们的“肌理”,也就是要改善那里的居住条件,尤其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便民设施,让原住民能有质量地生活在院落和胡同,让街区更有人情味。
在留住院落胡同人情味的指挥棒下,北京市的东城区、西城区也提出了“共生院落”发展理念,要实现新老建筑共生、新老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
过去老城改造通常采取的是开发的方式,腾空整个院子,再进行修缮利用。近年来,北京老城改造转向不再大拆大建,不但要留住格局、肌理,还要留住原住民、老街坊,延续生活方式、社区网络、乡愁和文脉等。让腾退疏解的院落得以修缮保护并活化利用,在实施风貌保护的同时,使之承载更多的文化元素、历史情怀和复兴职责。
位于什刹海的银锭桥胡同7号院就是一个正在以“共生”为目标的院落试点。这个300多平方米的院落已经完成腾退,只留下4户居民。院落在拆除违建、修缮一新后,除4户原住民的居住区外,剩余的面积被开发为民宿。
在“共生院落”的试点中,当地希望利用民宿作为空间载体,充分展示和深度体验老北京传统文化与胡同市井的生活气息,实现原住居民与民宿客人的情感互动,交融共生。
编辑:崔京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