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城市之间”的竞争未来将会成为“超级城市群”的竞争?

2019-03-28 10:04:12    作者:徐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几天前,北京市通州区宣布引入“城市大脑”治理环境。这是个有趣的话题。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行为形成了他所在的生活空间。在古希腊,这个生活空间叫城邦。柏拉图曾言,每一个城邦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公民在市政广场发言所能传递的最大半径。借助人类科技的进步,城邦逐步演化为规模更大,居住人口更多的城市。车轮技术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修建,铸就了“条条道路通往”罗马古城;运河与船舶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威尼斯这样的水上之城;铁路与蒸汽火车的发明为 “淘金时代”美国建造了一座座工业枢纽城市。在全球一体化的现代,构成超级版图的各大城市正在技术革命下走向人类的“数字之城”。

  互联网突破传输效率极限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超级城市已经替代了上世纪的跨国企业,成为了互联互通的载体。互联互通带来的是人、物、信息等资源传输效率的提升。无论是人声的最远传播距离,还是地铁的超长距离运营,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的原则:资源的传输效率。科技进步的实质乃是改进了资源的传输形态,增加传输效率的同时扩大了传输的范围。城市,正是在这个原则上不断扩张,容纳了更多的人口。“大城市病”也是传输效率的极限表现。

  美国、新加坡、香港等现代化城市曾经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但是,在我们不断学习海外管理经验的同时,互联网技术革命已经开启了城市管理的自主模式。当今,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实现了城市居民的互联互通,物联网的普及让数以万亿计的事物得以实时呈现在城市管理者面前。小到城市角落的下水道井盖,大到东方明珠这样的地标建筑。人与物的互联互通已经呈现出最高效率的资源传输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管理与发展面临着一次革命性的系统式升级,而非传统管理模式的补丁式升级。

  “数字之城”可精细化运营

  随着物联网、5G、AI技术的发展,人、物、信息等资源逐步转变为可供汇集与分发的数据。由此,未来城市注定是一座提供超级算法的“数字之城”,一座可以精细化运营的数字城市。

  多年前,IBM公司在智慧城市战略初期通过智能井盖来获取城市下水道的水位情况,实时监控地下城市管网。在地面上,庞杂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居民每日必然产生的行为数据,也是众多智能城市建设的切入口。

  阿里云于2016年启动的“城市大脑”则希望构建一系列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在网络上构建一座与现实相映射的“孪生城市”。交通数据、食品供应链管理、医疗药品追踪体系都成为物联数字。如今,城市大脑通过接管杭州1300个路口的信号灯,4500路的视频,将杭州城市里散落在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百亿级的数据汇聚起来,搭建完整的城市交通动态网,实现“城市的方方面面都跟大脑有关系”。

  数字城市加快资源传输速率的同时,也拉近了人、物、事之间的关系,城市治理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也更贴近民生、服务民生。网络基础设施已经为数据的高效传输提供了物理基础,如何主动让数据跑起来,不断为城市大脑提供新鲜的血液,就在于转变城市治理的单向度理念,形成居民主动参与城市共建的交互式理念。

  城市交互理念升级

  交互理念首先在于政府级别将数据互联互通。城市治理中,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一直是政务改革的前进方向。在当前的政务信息化建设中,阿里的“数据中台”有效拉近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关系,针对省级与群众办事最密切的100个事项,在数据意义上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系统,将70多亿条数据汇入统一的数据仓,从而实现共通共享共用。

  政务服务的数据化改革从优化政府审批流程切入,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不仅简化了政务流程,而且建立了居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式交流平台,让居民主动、畅通地与政府交流,共同参与城市数据的传输与流动。这也是回应型政府理念的应有之义。例如一些市政建立的“物业城市”系统,将市民主动反馈的城市环境信息纳入到市政管理体系中,与市民共建美好家园。

  位于云端的大脑用高级的数学分析模型来处理海量的实时数据,同时又实时反馈数据给人、物、事,从而实现了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又如“城市大脑”帮助杭州试点区域的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也缩短了一半。不久前IDC MarketScape报告显示,阿里云凭借政务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实践,拿下了政务云市场战略第一。这些行业先行者,将实践出更多的城市交互新模式。例如,城市大脑在探索城市的实时停车位管理,解决“哪里难、有多难、为何难”的治理问题。

  阿里云推动的“新城市化”

  总体而言,“数字城市”是中国城镇化2.0版本,是“新城市化”。过去,中国城镇化的目标是让村民上楼,将农村逐步发展为城镇的一部分。城镇化1.0版本的实质乃是居民各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城市聚集化。而“新城市化”是让居民上线,将居民各类生活、生产活动转变为精确的数据,从而提供高水平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城镇化并非遥远不可企及。城市大脑城市的实践,正是做好居民上线的基础工作。

  一旦中国的城镇化获得了巨量的线上居民,那么,中国的城市群发展战略也将得到技术的支持。数据传输效率的提升决定了城市边界可以超乎人们想象的扩张。当今世界有纽约、北美五大湖、东京、巴黎、伦敦五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正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块。2018年,杭州都市圈扩容后,实则打通了长三角都市圈金南翼的通道,辐射范围向西南迈进,蔓延至中部地区。

  未来的全球一体化,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将从超级城市过渡到超级城市群的竞争。本质上,城市竞争的关键在于城市管理系统的竞争。谁能为超级城市群提供更为高效、更为整合的数据传输系统,谁就能占据全球化的制高点。在这个意义上,阿里云在杭州的创新实践不仅是单个城市的治理系统升级,更为未来都市圈。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徐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长三角”升级 城市群发展吹响强劲号角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到区域发展的有这样几处: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详细】

大湾区“规划落地”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崛起

  日前,酝酿了近两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互联互通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划部署。实际上,粤港澳大湾【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