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汪辉:维持有韧性的地球母亲

2019-05-05 13:49:49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近期,第九届园冶高峰论坛“砥砺前行|国际风景园林师论坛”在上海外高桥喜来登酒店召开。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汪辉教授发表了题为“盖亚理论与韧性景观规划”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盖亚景观和地球的韧性,以下是他演讲的主要内容。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汪辉

  首先,汪辉教授在演讲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园林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1、 无视植物的生长规律

  园林景观中常常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在很多绿化配置中我们都习惯做图案式的植物配置,这在中国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泛滥固定模式。园林景观中,适量的图案化植物配置能丰富绿化的形式,但如果过多的、泛滥的应用就不合时宜了。大自然的植物是千差万别的,它们的形态也是自然的。而我们在园林景观中,忽略植物的自然形态,大面积的将植物做成人工形态的配置方式无疑会抹煞植物的个体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思维方式没有把这些植物当成生命,而是将本应生生不息的自然植被当作无生命、没有变化的人工固化图案。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是养护成本的提高,也不低碳生态。如果全国范围内都是大面积推广这样的植物配置模式,积少成多,造成的浪费应该是很可观的。

▲泛滥的图案化植物配置

▲泛滥的图案化植物配置

  再比如,在很多高速公路的中分带常常种植塔柏之类的树种来防止汽车眩光,但是,人们往往会将尖塔形的塔柏头给剪掉,使其所有的树高矮一致,顶部平整。但是这类树种其树形应该是尖塔型的,其生长具有很强的顶端优势。我们人为的把塔柏去头修剪,实际上破坏了植物本来的形态,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对它的正常生长会有很大影响。

▲塔柏去头修剪,破坏了植物本来的形态

  除此之外,园林景观中还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追求植物景观速成。我们在园林种植中往往都喜欢种大树,“大树移植”之风屡屡发生。实际上,大树在移植中会断根截枝处理,大树移一次,会对其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如同人做了一次大手术。因此,园林景观中应少移大树,多种大苗。我们不应过分追求植物景观的速成,树木具有正常的生长周期,需要一定的生长时间。

  2、无视植物地带性分布规律现象

  在园林绿化中无视植物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现象很严重。比如,几年前一些地产公司喜欢南方的植物配置风格,因为南方的植物景观绿量较大,四季常青,容易立即出效果。因此,此种风格就会随着人们的喜好流行大江南北。其实南方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雨水充沛,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因此其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非常高,植物群落景观非常繁茂。例如广东是常绿阔叶林为主,到了新加坡更是属于热带雨林地区。可是要在北方地区营造出南方植物的景观面貌就很难了,例如我国华北的地区,冬天常绿的乔木就是以针叶树为主了,常绿阔叶乔木很少了,其植被面貌往往落叶阔叶林分布为主,而我们还要在这些地区力图营造热带园林的效果。这些现象的背后都反映出,我们没有真正的把园林植物当成生命体来看待,无视植物地带性分布规律。

▲某小区密集种植的南方园林效果,需要高成本维护

  3、人工水景泛滥

  “无水不成盘”,水景广受大家的喜爱,于是水景经常应用于园林景观之中。例如我们过去往往喜欢在小区中使用大面积人工水景,但是不难发现其景观效果在两三年以后就会大打折扣,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小区水景换水成本较高,需要高物业费来维持水景效果。有的小区维持不下去,就使池水干涸,水景变成了垃圾景观。

  再如,某城市上世纪90年代曾经建了一个黄河水体纪念碑,当时的投资达550万元。这个黄河水体纪念碑由1093个装有黄河水样的钢化玻璃水箱组成,碑体长790.3米。水样是从黄河源头至入海口每隔5公里所设的取水点选取的,旨在展示黄河从上游至下游由清至浊的变化,表达了人类对黄河的生态水系统的负面影响。但是,令人讽刺的是,水体纪念碑水箱里面水样就如同买来的鲜切花一样,水景效果并不能维持多久,水质很快变坏,而定期取水的成本过高,这个项目的水景显然难以长久维持,550万元也就打水漂了,这样的项目从生态反思蜕变为极大浪费,显然也是不生态的。

▲某城市黄河水体纪念碑

  4、把地球比作一个池塘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地球比作一个从“生”至“死”的小池塘。最初这个池塘原来是自然的,池塘里及周边动植物,乐在其中,池塘的水质也非常好。时间长了,人们陆续在池塘边盖房子,但是一开始问题不大,虽然人们从池塘里取用清水,把污水排入池塘,但是池塘自净能力仍然能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之后,池塘边的房子越来越多,最终超出了池塘的自净能力,最终池塘的生态系统彻底崩溃。其实,我们现在的地球就如同这样一个小池塘,我们人类不断的挑战地球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真的如果有一天,地球生态系统崩溃了,我们能像《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一样,带着死寂的地球飞向宇宙的另一个星系吗?

▲把地球比作一个从“生”至“死”的小池塘

  通过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汪辉教授进一步阐述了盖亚假说对韧性景观的启示以及韧性理论对园林景观的意义:

  盖亚假说

  英国科学家Lovelock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盖亚假说,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Lovelock把地球比喻成大地女神盖亚,他提出地球盖亚作为一个调节系统的概念,即“生命,或生物圈,以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式, 调节或维持气候和大气组成”。盖亚假说认为地球是一个通过生物反馈而实现自我调节的活“超级有机生命体”,从而实现了地球环境的稳定。从这个比喻上看,如果说,地球不是一个无生命的石头与有生命的生物体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可以调节自身状态的“活”的系统,那么,组成地球那么地球上大大小小的无数景观,也应该类似于地球 “有机体” 中的器官和细胞,发挥动态调适功能,对整个机体的健康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韧性景观

  前两年,我发表的几篇文章中都讲到了韧性,那么究竟什么是韧性?这个概念是1973年美国生态学家Holling首先提出来的,概念本身的文字描述非常抽象,在这里不再赘述。按照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王昕皓教授韧性概念的说法就是系统或事物的“抵抗不死”,这个说法很形象。比如说,我们往往说一个城市的韧性比较强,简单的意思就是这个城市抗灾害、抗打击能力比较强,城市面对不利因素有较强的适应力与恢复力,城市可以“抵抗不死”。同理,地球韧性就是地球“抵抗不死”的能力,而一个具有自我调适的“活”地球,显然也是韧性强的地球。地球是有无数个地球上的景观组成,因此,韧性强的景观越多,整个地球的韧性就越强,就越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在地球上多多营建强韧性的景观。

  结语

  地球盖亚是一个比喻,地球上无数的有生命参与的景观作为盖亚有机体中的一部分,并非无生命的机器,我们需要呵护它们,敬畏它们,建立有韧性的景观、维持有韧性的地球母亲。

  汪辉,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博士,教授,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原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起草地方标准多部,出版《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等专著多部,主编《园林规划设计》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论文50余篇。

编辑:杨赓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