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以园亭胜 揭秘扬州造园相师和匠师独门秘诀
扬州园林营造技艺是一门以建筑为主体表现形式,结合叠石,辅以植物及理水,科学配置,精心组合,构建诗画、最宜人居环境的综合艺术。
2008年1月,“扬州传统园林营造技艺”被列入扬州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7月,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
始于西汉
鼎盛于清代乾隆时期
扬州园林肇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鼎盛于清代乾隆时期。扬州园林营造技艺也在构建园林中世代传承,不断发展,自成体系,走向成熟。
公元前150年,汉吴王刘濞曾在扬州北郊雷陂(又称雷塘)之畔筑有钓台,那时的扬州已具备了造园构物的技术条件。
南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徐湛之在广陵蜀冈之“宫城东北角池侧”,构建“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形成了组群式园林建筑。
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于“长阜苑内,依林傍涧,竦高跨阜,随城形置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与光汾十宫”,达到扬州园林史上宫廷苑囿的顶峰。
唐代,“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宅与园结合的住宅园林,成为唐以后扬州私家园林的显著标志。
宋代,扬州太守欧阳修、韩琦曾建有平山堂、四并堂等极为壮丽的园林建筑;轻盈活泼的亭的建筑形式,运用较为广泛,在园林的构建及使用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
明代,城市山林大量涌现,名园迭出。扬州许多园林,比之以往更讲究建筑山水的摆布和花木配置的整体规划。特别是到了明代末年,著名造园家计成先后参与了“寤园”和“影园”的设计及施工,讲究造园要“妙在因借,精在体宜”,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把扬州的造园技艺水平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计成还在扬州撰写了《园冶》一书,不仅是我国古代唯一的造园专著,还开创了世界上第一部造园学的经典之作,标志着扬州古典园林的构建从理论到实践已日趋成熟。
清代,扬州成为南北漕运和盐运的咽喉,经济、文化再度出现了繁荣局面,扬州园林也极其繁盛。清人刘大观云:“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并有“扬州园林甲天下”的盛誉。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六下江南,驻跸扬州,扬州官僚、盐商为邀圣宠,争相造园,一时名流荟萃,高手云集,争奇斗艳,把扬州园林建设推向顶峰,而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技艺也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著名的瘦西湖风景区便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该景观“随形得景,互相因借”,以“人力巧夺天工”,“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成为我国集景式湖上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清代,私家造园更加发达,大小盐商们在城内外筑有62座宅第或别墅园林。
民国期间,扬州经济日渐衰落,但竞造住宅园林遗风不减,这期间,徐园、熊园等二十余座住宅园林相继建成。1936年,还成立了风景委员会,着手疏浚沿湖淤浅,建造园林,广增丽景,力图恢复旧观。
真正有序恢复旧景、广增新景的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逐步落实。
2
扬州“相师”古典园林的设计者
传统园林营造技艺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建筑学、力学、美学、民俗学等诸多领域,具体的营造技艺主要包括筑山、理水、建筑、植物等要素,其中艺术风格的区别主要显现于建筑。
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技艺经历代“相师”和匠师们的千锤百炼、传承发展,使扬州传统园林建筑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结构上、细作上均显现出独特的美,是文化与技艺的结合。文化赋予其魂,技艺铸就其形,从而构成了扬州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
规划设计的首要程序,往往由园主人、建筑师以及延聘的文人、画师们共同斟酌完成,谓之“相地”,其中具体承担设计的建筑师被称为“相师”。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有许多“别处所不及”的地方,不乏“孤篇”之作。
诗情画意。扬州园林建筑设计中,将人文与环境巧妙结合,其诗情画意的格调在造园艺术中独领风骚。瘦西湖中有座亭式建筑钓鱼台,结构非常简单,却极为巧妙地在两圆门内分别可见五亭桥与白塔两点全景,构成两幅相映成趣的“框画”。
旱园水意。扬州传统住宅园林多数缺水,而能“以地为水”,用各种材质造出山溪、瀑布、河流、海涛等形状,船舳、桥梁、水榭、池岸等临水景物,使人产生无水似有水、水在意中的感受。
玲珑透漏。扬州园林与住宅均擅长运用空窗达到互相“借景”的效果。花窗借景,使景如镜中花、水中月,如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层次,增加了园林景观含蓄的美感。
动静结合。扬州传统园林的妙处还在于立体交通与多层观赏线,以复道回廊为代表,分上下两层,因地赋形,依物成状,形成一条串联的立体通道。游客徜徉园内可无虞日晒雨淋,将建筑功能与魅力发挥到极致。
造型独特。扬州园林建筑兼具南秀北雄,瘦西湖的五亭桥被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为“中国最秀气最具艺术代表性的桥梁”。扬州传统园林建筑中被广泛应用的筑脊、歇山、瓦头、翘角、挂楣、歇腰、磉鼓、栏杆、窗洞等细部处理,均有别于他处,无不显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与美。
意境深远。扬州传统园林从园名到建筑物、景观的名称,都十分典雅且包含深刻的意蕴。“寄啸山庄”取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寄托园主人远离官场黑暗,归隐山水园林之情怀。
3
造屋之工
当以扬州为第一
传统建筑的匠人包括木作、瓦作、石作、漆作、雕作等。扬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匠师们,是相师设计理念的具体实践者、体现者,同时又能凭借其匠心和技艺,对初始的设计予以丰富、发展和再创造。清钱泳《履园丛话》中曰:“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扬州的“造屋之工”以瓦作、木作、雕作最显特色和成就。
瓦作。扬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屋顶有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形式,多用小青瓦,即蝴蝶瓦,瓦头外形为如意形,表面图案丰富。民居中多用小瓦筑脊,较讲究的用花脊,轻盈多姿。歇山建筑的歇山一般用砖雕山花装饰,图案以中浮雕手法雕刻,技艺精湛,较有地方特色。
木作。扬州园林厅堂明间开间与檐高的比例一般在0.9-1.1之间,使建筑显得高屋轩敞。木构架用料大小介于南北方之间,小木作如门窗、栏杆、挂楣、美人靠用料也是如此。
雕作。扬州传统园林建筑砖雕精巧而不纤弱,浑厚与洗练、秀丽与健劲兼而得之。工艺以高浮雕为主,参以镂雕、浮雕和线刻,而以高浮雕尤为见长。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擅长用水磨青砖镶砌出门窗框宕,打磨细腻,工艺考究,造型丰富。
叠石。扬州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叠石出现了不少名家名作,至今仍有作品传世。“扬州以园亭胜,园亭以叠石胜”,扬派叠石在设计理念上,善于叠入理趣,注重整体构思,如何园片石山房的“镜花水月”;在营造技艺上,擅作“贴壁假山”,常用“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的叠石手法,借助高墙,叠出假山;又讲究“中空外奇”,利用自然山石或搭架成空,或挑法造险,或飘法求动。
花木。扬州园林中的花木栽培颇具特色,树形的选择与建筑物的外观配合协调,与假山、水景巧妙结合,而且花木的布置还巧妙运用色彩的搭配。园林中不仅四时有花可赏,人们还常常有意选种某种花木,以反映出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比如,汪氏小苑的湖石花台上种了柏树和柿树,寓意“百(柏)事(柿)如意”;院内种植果实累累的石榴,石榴多子,象征多子多福。
理水。在园林营造过程中,常见的水景形式按水的状态可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两种形式。静态水景一般在园林中以片状的或条状的水面,如湖泊、水池、河沟等表现。扬州传统园林中以静态的水景为主,如瘦西湖。动态水景是以流动的水为主体,形式上主要有流水、瀑布、喷泉三种,以水声、水色、水姿来表现其活力和动感,“双峰云栈”就是动态水景的代表。分散式理水是采用分隔的方法,以造桥或筑堤的形式,将大的水域分隔成若干相互连通的水域空间,扬州住宅园林寄啸山庄和寺庙园林大明寺西园即为此种手法。
编辑:王月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