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植物在园林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年会现场 曹云 /摄
8月21日-2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
年会主题为“新时代风景园林科技创新”,设置了主旨报告、大会交流两大环节,议题包括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园林植物资源与种质创新、园林有害生物控制、古树保护与园林养护等。
通过广泛交流采访,记者认为,与会专家、学者、管理者们的学术报告虽各有侧重,但突出植物在园林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是与会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
北京园林学会首席专家张树林在主旨报告《生态文明建设与风景园林发展》中强调,风景园林要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到那时,全国将有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至关重要。”张树林说。
她强调,植物是生态园林的主体,要在植物选择和种植设计上下工夫,不同类型绿地对植物要求不同,要重视新品种开发培育,加大乡土植物品种的应用。
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分享的主题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以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为主题,北京世园局在筹备2019北京世园会的过程中组织拍摄了一部同名纪录片,宣传、展示中国独有植物的世界魅力。
“全世界的植物有35万多种,在我国分布的有3.5万多种,其中中国特有的植物1.5万种。”周剑平说,“在欧洲众多名园中,如果没有中国植物如杜鹃、茶花等,就不成其为园。”
植物改变中国,也影响着世界。在周剑平看来,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植物史。
1万多年前,水稻和小麦塑造了农耕文明;7000年前,桑树成就未来的丝绸之路;4000年前,桃树和柑橘用果实丰富了人类的味觉体验;2000年前,茶树走出森林,用一片树叶滋养万千生灵……
不过,对特有植物的研究、利用,中国如今未能处于领先,值得警醒。
比如全球茶叶供应,原本中国占90%以上的份额,如今仅占10%左右。自从“茶叶大盗”英国人罗伯特·福琼将茶树从中国偷种到印度之后,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南亚地区早已成为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中心。
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延明分享的主题是《园林生态保护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园科院是此次年会的承办方,为此,李延明首先介绍了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来由。
“1980年,在南京成立了全国园林科技情报网,主要任务是介绍各地园林科研、教育、图书出版与编译,交流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介绍国外科研动态等。为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和学科发展需要,2013年,成立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从2014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李延明说。
作为报告的重点内容,以北京园科院为例,他简要梳理了国内园林科研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课题包括道路绿化减噪、绿地小气候、园林树木和地被植物、人为活动对植物的影响等。
到了1990-2000年间,定量研究开始成为主流,侧重于生态效益定量评价。城市园林生态效益、城市居住区绿化生态效益、抗污树种繁殖与筛选等课题,先后立项展开。
进入21世纪,随着城镇化率日渐提高、城镇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社会对园林绿化的需求更多元,园林科研走进全面研究时代。
绿化防沙滞尘、绿化缓解热岛效应、城市公园环境承载力与应急避险、绿地节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屋顶绿化、杨柳飞絮控制、公园绿地昆虫演替规律、公园绿地消减PM2.5等,相继成为课题主要内容。
从李延明的介绍中,记者明显感觉,园林科研课题设置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公众关注同步。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董丽分享的关键词是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
“现在,我们与绿色植物渐行渐远。工业化和城镇化一方面让导致了绿色土地快速减少,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产,农田、森林的结构、外貌以及承载它们的土壤、水文条件等都在发生巨大改变,除了高产,绿色土地的许多功能都在消失。”董丽说。
她提出,基于植物景观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亟须强化、完善,而植物则是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要素。
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她重点介绍了自己对自生植物在生物多样性支撑中的地位不可替代的认识和感受。
自生植物就是野生植物,如野花野草杂树等。在分享中,董丽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很新颖:大地上生长的每一棵杂草都是必然的,杂草之美不亚于栽培植物,等等。
她透露,在相关调查中,公众对植物野性之美的认知并不高。尽管如此,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近年来日益丰富的鸟类表明,至少自然界从来就离不开自然植物群落。
对此,记者理解为,设计园林植物景观,在人工栽培的同时,也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非人工空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树华在主旨报告《园林绿化的身心健康功能与机理》中,介绍了许多利用自然绿色环境成功治疗的案例、园艺疗法的相关应用等。
基于人类对绿色植物的天然依赖,李树华认为,风景园林师就是疗愈师、园艺疗法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完美体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绿色医学概念。
“与医疗器械、医药等白色医学相比,绿色医学作为现代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灵活运用包含绿色植物所具有的自然力量和自然治愈功能,是医学、医疗的有益补充。”李树华说。
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分享的主题是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不正确地大量使用农药防虫治虫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背道而驰,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是我国今后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策略。”杨忠岐说。
他介绍,天敌与害虫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除非外部条件改变,打破相互平衡,才会导致害虫成灾,而治理就是恢复二者之间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防治是森林病虫害治理的根本方法。”
在实践操作层面,他主要分享了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等几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天敌防治办法和相关经验。
此外,在大会交流环节,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不同主题的交流分享。
编辑:王月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