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家园正在成就的新型城镇化愿景

2019-09-06 09:15:30    作者:彭建东     来源:人民周刊     浏览次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1949年城镇化率仅有10.64%,而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增长率从1979年的18.96%增长到2018年的59.58%,年平均提高1.02个百分点。这样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如此快速的城镇化步伐导致的最突出的后果就是城镇化粗糙,一方面表现为城镇化不彻底,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另一方面表现为半城镇化,大量流动人口摇摆在城市和农村之间。

  我国城镇化政策思路演变

  传统城镇化的天花板

  这样的城镇化模式有三大弊端: 一是忽略了人的素质和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理念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二是忽略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三是忽略了城镇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背离了城镇化的本质,引发了不少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多种阻碍因素导致城镇化发展速率下降,中国城镇化面临上升的天花板。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思路

  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强调“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基本原则,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才能使城镇化建设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美好生活家园,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引申为一个人人平等的美好的世外桃源。乌托邦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启示性的理想,人类或许不可避免地正朝向它发展。而美好生活家园的内涵之于国家城镇化的要求,正是一种类似于乌托邦的美好愿景。

  推动小城镇建设的新崛起

  “郡县治则天下安”。我国小城镇量多面广,至2011年年末,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而建制镇则达19683个。未来城镇化进程下,人口的非农化转移若向少数大城市集中,将超出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首先,小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城镇化,无论是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心理成本都相对较低。并且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既接受中小城市辐射,又共享城市的资源,缩短从农村的城镇化到城镇的城市化再到城市的再城市化的梯级递进过程。小城镇建设的新崛起,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与重要推手。而美好生活家园正落脚在小城镇,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五宜一体”的梦想小镇,这与新型城镇化的设想不谋而合。

  着眼农民与低收入者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就在于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城镇化不是一个农民进城这样简单迁徙的过程,而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进城农民和农民工融入城市。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关键,除了已有一定突破的户籍制度改革,就是城镇化中的住房问题。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处于“半市民化”状态。高昂的房价使得大多数农民工和低收入者无“家”可归。在这样严峻的问题和需求下,美好生活家园提出“住有所居”的理念,让更多中低收入者能买得起房子,成为居住在“美好生活家园”的“新城镇居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得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建设目标的指引下,国家对教育资源供给、城乡医保、医疗服务、养老制度、公共就业、住房、财政等各个方面提出相应要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发展成果。在这方面,美好生活家园在每个项目中均规划教育配套、医疗配套、养老配套、商业配套、创业空间、邻里中心等相应设施,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营造理念。

  促进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标准应包括:(1)城乡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完善要同步推进;(2)人的各项权益应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强;(3)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关系要具有可持续性;(4)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的数量与质量要同时兼顾。美好生活家园通过整合资源,以共享经济思维,搭建美好生活商业生态圈;用共享住房合作模式,以共建、共营、共享的三共运营理念,降低房价,减免物业费,打造幸福基金,让人民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并实现就业创业。

  美好生活家园模式助力推进城镇化新动态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质上表现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包括五个方面的改善和提升:人口素质、生活方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和居住。相应的,以“安居乐业”为理念的美好生活家园在新型城镇化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可落地的实施模式。

  体面地居住

  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突出问题是城乡接合部和贫民窟以及棚户区等大量涌现,进而给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该保证城镇居民体面的地居住。首先要让所有居民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住上房子,以合理的分配方法让社区住房被最大化使用;其次要提供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使得居民获得更强的归属感和更好的居住体验,真正做到“安居”。

  人口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基石是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只有高素质的城镇人口才能完成产业升级,才能养成健康、绿色、可持续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有稳定的就业工作,才能保证城镇化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美好生活家园项目配套设置了幼儿园、中小学、老年大学/夜校,并且设立了中国文化体验馆、邻里图书馆等,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认知社会的能力,为社区的和谐进步提供活力源泉。

  健康、绿色、可持续、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养成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行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与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同,新型城镇化不仅关注人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现代化,而且更加关注衣食住行的健康化和绿色化以及可持续化。美好生活家园的生活方式城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方式健康化,脱离传统、落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生活方式绿色化,脱离高消耗、浪费、高环境成本的生活方式;最终引导改变农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步推进居民生活城市化、现代化。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又一重要任务。当前,农民城镇化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城后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落实。目前城镇化社会保障体系仅仅服务户籍人口,而对常住人口,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缺乏全覆盖。美好生活家园以寻求基本公共服务最大程度均等化响应新型城镇化号召。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核心,整合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建立服务满意度反馈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管理水平,配套建设衔接上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各项服务于民的基础设施,推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稳定的就业岗位

  稳定的就业岗位是城镇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判断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并不在于其规模,而是居民的谋生手段。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以及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证。因此社区想要长久和谐运转,必须达到职住平衡,依据居民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不同类别的工作岗位,更让居民得以参与社区建设,运营和维护社区,共享社区发展成果,提高整体运转效率。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王牌“引擎”。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是当今一项重大任务,美好生活家园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理想内涵,提出一种可操作可落地的新型社区建设模式,最终成就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家园。

编辑:王月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