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综合性更新有待加强

2020-08-20 10:27:13    作者:邢灿     来源:中国城市报     浏览次数:

阳建强: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有待加强

前身为上海煤运码头煤仓的艺仓美术馆,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和风景上重新构造,变身艺术仓库。

阳建强: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有待加强

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雅昌(上海)艺术中心由原上海毛巾十六厂改造而成。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高潮。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更是让工业遗产迎来高光时刻。日前,围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的焦点热点问题,中国城市报记者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进行了专访。
  
  整体综合性利用工业遗产

  中国城市报: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阳建强:由于城市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经济效益低下、土地大量闲置、下岗工人比例增大及再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加之现阶段对工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可持续性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部分地区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突出表现为: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缺乏科学研究,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实质性地推进城市功能的优化重组、生活环境品质改善和城市文化内涵的全面提升;片面认为工业遗产仅仅是破旧的厂房或者机械设备等,不但没有保留的价值,甚至还会阻碍城市现代化发展,导致一些未被界定为文物、未受到重视的工业建筑物和工业旧址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面临急速消失的困境;改造再利用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区的利用实效性和经济性方面,导致许多工业厂区的工业建筑、构筑物和设备装置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被粗放拆除、废弃或不恰当利用,工业遗产正在承受着“保护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整体综合性更新改造与再发展的案例还很罕见,通常多出于艺术家和开发商自身的个体需求,对工业遗产自身价值挖掘深度不足,对城市整体功能更新和品质提升的促进作用不大。

  中国城市报:您如何看待上述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您有何建议?

  阳建强:这些问题从深层面上暴露出人们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效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健全的政策机制支撑。因此,需要借助社会多方力量加强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以全新的角度拓展深化后工业化时期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基础性理论;把握后工业化时期老工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及相关规律,基于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科学地进行城市老工业区的功能定位,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融入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进程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中,拓展老工业区城市更新改造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创新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政策机制,加强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公众等对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监督,理顺政府部门的事权与责任,研究公共参与的工业遗产管理模式,有效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有机融合,实现城市功能结构的整体优化和老工业区的文化复兴。

  拓展工业遗产开发模式

  中国城市报:当下,城市工业遗产改造利用仍存在对工业遗产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开发形式单一的现象。对此,您怎么看?

  阳建强:这种缺乏文化内涵和开发形式单一的现象确实存在,比如个别城市出于单一和短期的经济利益考虑,采取粗暴的拆除重建这种被认为是最省力最盈利的模式;还有个别城市对工业遗产的工业文化、历史文化内涵挖掘整理深度不够,改造再利用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区的利用实效性和经济性方面,对城市老工业区的自身特征缺乏正确评价,不顾实际情况,简单套用其他城市的做法,千篇一律地将工业建筑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画廊、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内容形式。这种粗暴的大拆大建和简单的复制模仿只会让城市老工业区更新改造陷入经营困境,不利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价值再现。

  中国城市报:针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缺乏文化内涵和开发形式单一的现象,您有何建议?

  阳建强:实际上,工业遗产内涵、功能、类型与形态极为丰富,具有巨大的更新改造潜力和活化利用价值。综观国内外城市工业遗产的成功经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式方法丰富多样:一些工业遗产得以保存并转化为历史博物馆,一些被辟为文化中心或租给工匠、艺术家、音乐家或建筑师,或将陈旧的仓库转变成办公室或海滨公寓,或更新改造为工业文化旅游区、创意产业园区、艺术产业园区等,通过创新设计和转型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历史文化保护的整体协同融合。

  因此,在价值导向上,各城市要深刻认识和充分挖掘工业遗产历史、社会、文化、美学以及科学技术等综合价值,关注工业建筑和构筑物、生产工艺流程、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从单一的物质空间保护扩展到物质与非物质结合的全面系统保护,建构工业遗产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体系。

  在老工业区保护利用和更新改造经验借鉴上,我们需要总结典型的更新模式,分析评估其得与失,判断其适用度、价值范围和适用对象,对已开展的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的模式类型、实施策略、运作体系、具体方式、技术手段等进行系统分类,有选择性地吸取其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和价值判断。

  在日常规划管理和实施保障机制方面,需要规范工业遗产建设用地规划编制与审批程序,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切实落实工业遗产保护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税收支持、政策扶持、利用土地容积率转移等手段合理推进工业遗产的创新再利用,同时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达到社会、政府、企业三方共赢的效果。

  完善工业遗产评价体系

  中国城市报:关于城市工业遗产,当下国内有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阳建强: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城市工业遗产评价标准,但在工业遗产调查和遴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开创性工作。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将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四个方面作为认定国家工业遗产的主要条件,现已公布三批共计102处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推出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从历史文化价值、知识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五个方面展开评选,现已公布两批共计200处工业遗产。

  中国城市报:结合项目实践经验,您认为在制定和完善城市工业遗产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阳建强:在制定和完善城市工业遗产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工业遗产的发展演变脉络梳理、全面详尽的基础数据调查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使城市工业遗产标准的制定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和可行。

  以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例,近年来,我们研究团队在《南京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中对工业遗产评定标准和遴选进行了初步探索,在评估南京工业遗产保存状况与类型特征的基础上,我们从实地走访掌握的500余条线索中,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证、科学甄别、分类遴选,最终明确52处工矿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形成翔实的基础调查资料数据库。同时,基于工业遗产属性信息与图形信息数据的深度调研,我们又从综合价值、空间格局与风貌、工业建筑以及再利用潜力4个方面,提出20个价值评价指标因子及体系,运用数据分析、统计分析与层次分析等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权重因子对初选对象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工业遗产在国家与南京产业发展史上的作用,以及地区企业文化认同程度,我们对定量评价进行反馈修正,判定工业遗产级别,最终提出工业遗产的入选名录。

  目前《南京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已获得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也公布了,有效促进了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和社会化建设。

  (图片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