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游径如何“走”?

2023-07-24 08:52: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

主题游径如何“走”?

6月23日,“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车队行进在湖北省鹤峰县的茶园中。冯 浪摄

主题游径如何“走”?

强化线路的贯通,串点成线、以线扩面,是加强长征文化线路整体性展示阐释的重要方式。《长征标识与展示体系建设指引》提出,应以路线考证清晰、遗迹丰富完整、景观环境较好、适合徒步行走的红军路为基础,结合旅游公路、城乡绿道建设及沿线省、县、乡道改造提升等,形成长征历史步道体系。来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保护规划》制图:杨 戈 潘 萌

主题游径如何“走”?

“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已经初步具备规模优势,为逐步推出沿线茶区重点体验支线奠定了基础。图为集结赛武汉站的发车仪式现场。冯 浪摄

  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本报记者先后在大运河文化遗产沿线、正在筹备建立的青海湖国家公园以及“万里茶道”申遗活动现场跟踪调研,就“主题游径”建设深入了解了一线实践和相关经验。

  

  含括多种遗产价值的复合传播系统

  2022年年末,本报记者在浙江杭州和绍兴两地开始重走紧贴遗产区的“大运河遗产小道”。这是新启动的“钱塘江两岸”大运河遗产体验线路的规划更新组成部分。2006年,京杭大运河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进入全面“申遗”阶段。自那时起,“规划一条公众可全线行走的‘大运河遗产小道’”就成为包括文保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参与的实践课题。在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遗产小道”监测、评估与规划调整愈发活跃,与世界各地通行的各种文化、自然遗产步道(TRAIL)逐步呼应、对接。为何刻意称为“小道”?因为这项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目标,是瞄准一次次体验、远行的个体感受。人们可能来自世界各地,需要真实、具体、细微的有效导引。为何还要在这条小径上反复规划?因为超长距离的体验线路具有动态演变的特征。在大运河“申遗”、成为世界遗产、开始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各个阶段,两岸景观和体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于是,此次“钱塘江两岸”的更新内容将带动“遗产小道”进入一个新阶段:成为步行、骑行时可以“长距离、无障碍、易感知、可复制”的示范段。

  “主题游径”功能鲜明:在历史文化遗产与公众间,建立有效的价值阐释途径。应用于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主题游径”早已存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历史城市和街区、各个国家和民族引为自豪的重要事件以及壮美的自然景观,都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道”“步道”和“游径”。在国内,除“大运河遗产小道”外,2020年1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布了《长征标识与展示体系建设指引》。2017年11月,《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出台,覆盖了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全部行政区域。这些游径的共同特点,是陆续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资源都含括在一起,形成凸显各种主题的“风貌整体”。南粤古驿道线路包含了959处古驿及相关遗存、历史文化城镇村、文物古迹和248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旅游景区。在钱塘江两岸的大运河周边,原本被忽视的湿地等自然景观被纳入“遗产小道”体验范畴;在绍兴,大运河遗产体验线路已经与“唐诗之路”叠加重合;在杭州拱宸桥以北的郊野段和工业区段,目前已经出现了长达29公里的绿道,串联了古镇、金色的稻田和果实累累的枇杷林并直抵即将开通的临平运河新航道……

  这些基于中国独特人文地理环境、历经长期实践出现的“先行者”,揭示出“小道”“游径”式体验线路的重要时代特征:“主题游径”是一个遗产价值复合传播系统,具备感知文化多样、生态多样、地质多样的知识传递体系,具备文明交流背景下的分享与共享能力;同时,它还兼具促进体验者参与保护或文化生产的创造力。此时新加入这个行列的“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就不能止步于生成数量巨大的展示和旅游路线,而是能持久地为社会提供宏观文化视野,提升公共文化水平,为全球交往提供“韧性”并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

  成为贡献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小道

  “在遗产小道上骑行一天或骑下全程,可减排多少碳?”这是“钱塘江两岸”规划更新中的一项新内容。志愿者正在多地从碳足迹、碳汇和鼓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测算评估。

  “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是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始终坚持、普遍遵循的原则。与此紧密关联,“遗产小道”逐步归纳出3项基本特征:整体位于遗产区之内;鼓励步行、骑行等运动方式;强调联通,尽量不破坏任何风貌。现在,规划者和行走者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推动“遗产小道”进一步转型,加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内容,使之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热门体验项目。

  长征文化线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主题线路。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中心杜凡丁主要执笔完成了《长征标识与展示体系建设指引》文本。“以长征为主题的历史步道展示体系中,将与长征沿途具有代表性的、与长征的历史进程和精神意义有直接关联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纳入进来。”杜凡丁介绍说,“比如,包括了能够反映长征沿线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生态植被、典型景观等。”

  “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的规划要求也沿用了前期实践中的一些成熟思路。虽然命名为“文物主题游径”,但其已经关注到在体验路线上“物遗”与“非遗”、文化与自然景观多重信息叠加,着意为日后多领域合作预留出空间,《通知》明确要求“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与财政、自然资源部门加强政策对接,与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林草、中医药等部门加强资源融合”。

  “热门体验项目”能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在各种“游径”上,应该怎样鼓励体验和消费?7月8日,本报记者来到河北沧州的大运河边,沿着5个月前考察过的堤顶路向北行进重访。前一次,是来看建设中的国家文化公园,观察对长距离体验者的友好程度;此次重访,则基于遗产价值进行评估:两岸是否存在“画蛇添足”式的过度、搭车或重复建设。

  “以后,在‘小道’‘步道’‘游径’上行走,将不只能看看景、跑跑步了,许多人会加入到我们新的观察体验方案中,成为遗产区沿线建设的主动监督者和建议者。我们推动出台生态体验和消费方案,鼓励各地公共政策进行创新。”一位参与调研的规划志愿者这样表示,“《通知》明确,价值阐释是建设文物主题游径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如果以游径这样的平台即能真实、完整地阐释价值,那么来到河边的人们就会算明白这道简单的数学题——为何非要额外花大笔钱去繁复展示呢?”

  “所以,‘主题游径’一定会同时成为一条生态小道。”他进一步分析说,“这意味着,‘游径’和‘小道’一样,既包含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也具备绿色体验尤其是绿色生产的行动本领。”

  “别小看一条简单的游径,它可以看出全局‘一张图’的综合能力和前瞻水平。”他对“主题游径”做了这样的解读。

  “去远方 去东方 去壮游”的未来路网

  6月16日,本报记者从安徽黄山出发,跟踪调研了修水·宁红茶杯“2023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兴起的以茶叶为大宗货物的国际贸易线路。这条正在“申遗”的文化线路,同时贡献出一条典型的文物主题游径。今年的赛路长4585公里,以小型汽车和房车为比赛工具,沿乡、省、国道和高速公路一直向北抵达内蒙古自治区的二连浩特。

  “万里茶道”南起我国福建武夷山,经国内9省份,再由蒙古国乌兰巴托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约1.4万公里。那修水在哪个位置?又与宁红茶、“万里茶道”有何关联?这是本报记者一路注意观察的传播效果内容。目前进行的赛事线路长、空间跨度大;与“申遗”同步进行,扩大了人们对遗产价值的整体认知。“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集结了众多城市、集镇、村落、建筑及茶产区,所以体验线路又可分出许多繁茂的“枝杈”。通过“申遗”带动自身发展,是沿线产茶区的强烈愿望和参与动力。这样,在线路设计上,就出现了“局部”与“整体”不同层面的需求。

  在2023年度的“集结赛”上,还举办了两次研讨会,探讨“主题游径”如何有效对接沿线发展目标,形成了《万里茶道文物主题游径黄山共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重要的节点上,以后将会延伸出局部的、慢行的、停留体验更为充分的游径形式——就像“大运河遗产小道”“长征历史步道”那样。

  作为货物流通线路出现的“万里茶道”上,不仅仅有“茶”。在“万里茶道”途经的长江以南地区,现在有江西“景德镇窑址”和湖北“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也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些项目都与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第(ii)项标准紧密结合,阐释“茶”“瓷”“铜”作为贸易商品,见证中国南、北方之间,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青瓷之路”“青铜之路”一定会出现。这些新体验线路也一定会与“万里茶道”交叠重合,形成更大规模、更为丰富的体验主题。

  路途悠长的体验线路,会越来越多吗?答案是肯定的。《通知》已提出“国家文物局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确立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主题,与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好衔接”。随着体验线路不断增加,覆盖地域越来越广阔,终会有一天,这些线路群将呈现新的格局。各种展现中国文化和自然风貌,体现亚洲东部特色的“主题游径”,终将形成“去远方、去东方、去壮游”的路网。它们与世界各地的线路相连共通,体验方法友好相同——人们既可以远行,行进在“阿巴拉契亚小道”“圣地亚哥之路”上;也可以来东方,感受代表人类智慧与勇气、毅力的“大运河遗产小道”、展现沟通与发展的“万里茶道”“南方丝绸之路”,体验青海湖国家公园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独有的生物多样和地质、地貌。2022年冬季,在大运河绍兴段的遗产小道更新计划中,就已经出现了“去远方、去东方、去壮游”体验目标,分别凸显了长距离的线路、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东方”要素以及行走者通过体验陶冶身心的行为方式……

  并非从“零”开始,但需更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来观察,“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推出之际,也是其必须发力创新之时。

  

  延伸阅读

  价值阐释是建设文物主题游径的关键环节,要深入研究文物的历史、时代、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审美多重价值,揭示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

  坚持实物实证,保护好不可移动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持续提高展览展示水平。

  围绕文物游径主题,可串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可包括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老字号、水利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可纳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文化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

  ——《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河南在黄河沿岸打造生态廊道推进生态保护

河南在黄河沿岸打造生态廊道推进生态保护

西起三门峡、东至开封,一条蜿蜒的绿色廊道,成为当地百姓的生态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近年来,河南通过在黄河沿岸打造生态廊道,推动生态修复、打造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详细】

新东方成立文旅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新东方成立文旅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俞敏洪,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详细】

承载2300多年历代遗存 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开园

承载2300多年历代遗存 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开园

7月20日,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正式对外开放。在这片浓缩了成都2300年历史文化的土地上,那些尘封已久的遗迹,再度呈现在我们眼前。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市民扶老携幼来到公园【详细】

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全景展现 设8个主题区块

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全景展现 设8个主题区块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隋炀帝登基的第一年,就提出修建大运河计划:通济运河,由洛阳东下山阳(淮安);邗沟运河,由山阳南下江都。时光流转,一代帝王最终葬于扬州城的蜀冈之上【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