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开工2026年开放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种子可存上百年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效果图。
今天是国家植物园揭牌运营两周年,记者从国家植物园获悉,按国家林草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已经获得市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年内开工建设。这将是国家植物园揭牌后首个落地的重大项目。
规划收集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西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遵循“广泛收集、科学保存、深入研究、永续利用”的方针,规划收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实现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全覆盖。保藏植物资源类型包括植物种子、试管苗、DNA、植物活植株、花粉和孢子、植物组织、器官、植物微生物等。建设自动化库、手动库、超低温保存库,种质数据信息管理区、珍稀濒危植物示范区、科学研究区、游客展览展陈区等区域,集收集储藏、研究利用、科普展示、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植物种质资源库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构成主体,是生命延续和繁衍的保证,是解决粮食、能源、环境危机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不利影响的重要资源,为国家、人类储存绵延后世的宝藏,将优良的植物基因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零下20摄氏度低温保存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有种质资源收集处理区,包括种子清理、种子计数、X光质量检测、保存入库、萌发试验、标本鉴定等。收集到的种子经过处理后将来到种子保藏区,对种子进行干燥后,通过零下20摄氏度低温保存,种子保存期限能达到上百年。一些特殊的植物种质资源将被储存在零下196摄氏度液氮中,实现超低温长期保存。对不适合通过种子库保存的植物资源,将在试管苗处理区开展组织培养。在遗传物质处理区将植物DNA长期保存在零下80摄氏度超低温设备里,用于重要功能研究。除了对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外,还将在科学研究区,开展植物分类学、种子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种质资源库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并对保存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应用。同时,在数据中心对全世界植物资源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服务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护与应用。
目前,国家植物园已经开展三北地区植物种质收集工作,对包括紫椴、黄檗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内的500余种植物进行种质收集。收集到的种质资源已经在预备库中进行规范化管理,计划2026年运营时,第一批种子入库保存。
展览展示区将常年免费开放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设有展览展示区,将常年对游客免费开放,包括室内展厅和室外展示区。室内展厅利用先进的智慧化展示手段,为公众科普“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危机”和“对世界物种保护展望”等内容。通过实物与模型展示种子结构、种子的传播及种子的主要功能,游客还可以参与科普互动,了解更多种质资源的知识。室外展示区利用植物、园林小品、科普牌示、雕塑作品,展示中国悠久的植物科学文明和灿烂的生物多样性文化,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成为游客休憩、提升知识的文化休闲场所。未来,除展览展示区外,种质资源库其他区域也将对有需求的公众进行预约开放,让大家感受现代化科技下,种质资源的存储管理和科学研究。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南宁市体育公园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南宁市以市民休闲健身需求为导向,精准谋划体育公园体育场地建设项目,通过充分挖掘现有城市绿地空间承载潜力,大力推行“园林+体育”模式,结合为民办实事工程、公园提升改造、体育公园、口袋公园等项目新建或改建了一批健康活动空间【详细】
“公园20分钟”为何治愈?
这种全新的放松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被称为“公园20分钟效应”,不少网友表示亲测有效:“再难再累,都去公园待一会儿,别感谢我~”“公园20分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还有更浪漫的,认为这是一场与地球的20分钟约会【详细】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一行到定州考察
4月15日,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彼得罗·埃利塞伊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主席、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环境与艺术学院原院长郭琼莹教授一行来定州,就第六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古城复兴、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考察调研【详细】
北京朝阳:林下骑行乐享繁花美景
眼下,朝阳区正建设“森林环抱、公园相伴、蓝绿联通、多彩繁花”的花园城市示范区。昨天,“爱上北京朝阳的理由”系列活动之骑行在朝阳北部绿道举办,20位爱好者蹬车上阵,感受林下骑行的乐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