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英: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原副部长刘守英教授发表题为“某局经济下半场”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2008年以后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发生重大转轨,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整个中国的城市的使用土地从原来新增转向存量。与此同时农民们也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土地成本上升,土地的净收益下降,土地的抵押上升。最终推动整个城市化成本的上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国发院邀请我到青岛分院成立时给大家做交流。我今天跟大家讲的主题是下一程中国到底怎么走。由头是我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在各地遇到各类人,包括地方的政府官员,也包括企业,更多是一些知识分子。跟前十多年比较起来,大家是有一些迷茫,尤其包括地方政府。原来到地方调研的时候,大家感觉是信心满满的,思路非常清晰。这两年下来大家对未来到底怎么一个走实际充满焦虑。2018年最重要的词是焦虑,主要原因是对下半程怎么走法大家看不准。
首先回顾一下整个过去四十年的经济增长。把它归结于找中国经济的契机时都在分析,将近40年10%以上的增长率。用各种因素分析,我们一定要找中国最透的地方在哪里。我讲两个。第一个省域谋局,县域竞争。中国基本单位是县一级,作为竞争力基本单位它是准确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靠土地的合约激励县级政府谋发展,这是对的。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就是你一个地方的总盘子怎么走。实际省一级非常关键。中央大的基本谋略定了以后,实际上具体每一个地方,省与省之间这一种竞争,对一个地方的一段时期发展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对这一个大的格局的发展。
整个的中国经济四大赢家我们可以看,山东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是一个赢家。大家看广东,我们去广东调研时归结为这样几个因素。第一个就是一直以来的,非常强的体制优势。这一个体制优势形成广东一个惯性在哪里?整个发展中的问题导向。我关注珠三角差不多三十多年。跟其他的地方一个最大差别在哪里?就是它是跟着问题跑。有什么问题再找解决办法。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喜欢往广东跑?就是过一段时间碰到了问题。过一段时间看看自己把问题解决了。这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体制创造优势。这一种体制创造上优势既有政治也有经济上。这形成整个这个地方的体制环境就是问题导向,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
第二个是高度的外向性,这一个不给大家多做解释了。早期我们的对外开放,还有一个是比邻港澳这些经济。所以整个的高度的外向新。第三个是草根经济,既包括本地长出来的。也有当初跑到香港去,从香港又回来。
我上上个礼拜到香港开会专门看了。当初跑过去那些企业,待的那些地方,都是跑过去又回来。还有本土长出来大量草根经济。第四是一惯以来的市场经济,没有任何怀疑的市场经济。所以我讲这是整个广东,为什么在比来比去的时候,记得有一段时期,广东人包括像南方周末。就是浙江,江苏,肯定要超过广东,我说等等再看。最后比来比去还是要比这个地方的体制环境。
第二个就是江苏。我觉得实际几个时期也是重要的几个关口,找到了发展的这一种机会。就是省一级谋略和县域竞争。主要表现是政府优势,而且这也不完全是所谓的强和弱。那一个地方的整个江苏省的政府能力,跟我们山东是有一比的。政府的能力,历史以来的传统非常强。广东就不行,广东跟干部交流,干部说我们会做不会说。江苏干部既会说又会做。非常强。第二是什么?90年代一场重大转变。就是在70年代形成乡镇企业,集体企业,1997年左右开始进行全面转制。为整个江苏省企业这一个打造提供非常好的这一种基因。开始是靠集体企业起来,集体企业在1997年就当是面临很大问题,政府跟企业之间的这一些离心力开始出现。怎么走,统一体制性的转轨,转制。转制又碰到什么?乡镇企业转制会往哪里转?接下来整个审计是出口加工。以园区为主吸引台湾这一类的转移企业到江苏,最后一个是地方经济。各地之间竞争,大家看原来讲苏锡常,剩下是苏州老大,无锡也倒下去了。最早倒下是常州,不同时期看地方政府之间竞争非常强。所以我简单讲这是江苏。
浙江的情况是什么?最初企业没有江苏这么强。但走的路是通过市场降低体制成本。80年代末到温州,到绍兴,到义乌非常强的。为什么?全国钮扣都会跑到温州。很简单一个道理,就使所有的钮扣集中到温州,这个地方的体制成本低。低到比交通成本高还要核算,所以大家背着包往浙江跑。后来包括义乌兴起全是这一个,就是市场降低体制成本。通过市场降低体制成本以后,形成整个的浙江市场优势。这一个市场优势又带动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以后整个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政府主要保护以市场和民营经济发展为主的这一种政策环境。这是我想讲的浙江。
山东我这里概括不是很准确,因为在座大家都是行家。第一个就是我用这一个词,我觉得不是叫做政府优势,是高效政府。这些人到山东跑以后最大感受,没有一个地方有山东的执行力那么强。哪怕是错的。高效的政府,就是雷厉风行,也跟我们的文化有关系。第二个是什么?大企业。像青岛这些地方,整个胶东半岛这一片。第三个是比邻韩国的产业转移这个优势。第四个是大农业。所有这四个地方的竞争,我觉得山东可能是最符合中央精神,既搞工业又搞农业,既搞农村又搞城市,这是山东上一轮最大赢家最重要一个,就是什么?是省一级政府做大谋略。另外就是县域之间的竞争形成这个地方的活力。后面这些数我就不给大家放了
第二点全国来讲,包括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一个秘密是什么?以地谋发展。1998年开始,这一次制度的标志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改。修改以后是允许农地转非农地,异地实行征地。另外所有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所以这样我们这一套土地制度,对于我们后台1998年以后这一个经济奇迹,在我看来是根本性的。给大家放几张图,第一个是我们这一个土地的功能。我在发展中心时到地方跑,都讲这个管的太严。吃饭时就得喝酒,后面就聊到底是不是紧?实际我悟出一个道理,我们土地是双重功能。对该发展的地区,我们充分保障供应。到2004年以后开始有缩紧。包括山东,事实上山东是全国放地放最多一个省份。几任部长都是山东过去的,我们实际是占很大便宜的。这里面我们土地的作用实际上一方面就是是严格的保护耕地,保粮食安全。但是保护耕地,保粮食安全是保哪些地方?产粮区。最后我们形成产粮区粮食生产越增长,这个地方的财政越穷县,农民越穷,农民往外跑。对有发展机会的地区,我们一直是靠土地的宽供应保发展。这里面包括沿海地区和山东。从来没有真正缺过地,当然大家指标来看,看上去是严的。事实上政策对沿海地区采取大量创新性的地方。整个土地大家看,越供应越快。第二个是什么?我们靠土地的低价支持低成本的工业化。大家看这几条线,房价怎么下得来呢?整个综合地价水平,商业地价水平和基础地价水平都是百分之几百的增长。工业地价水平提高60%。中国那么稀缺土地怎么形成低成本的供地?就是这一套土地制度。甚至越发达的地区,越用这一套机制。后来我们比较像义乌跟陕西咸阳,最后比下来义乌成本比咸阳低,地方政府是什么?地方政府用财力补贴。第二个是地价供给保城市化。
第三个非常重要整个2000年以后的城市化怎么起来的。非常重要的划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什么?一个阶段是2000年到2008年,基本地方政府靠土地出让搞城市化。机制是什么?两个机制。一个机制是我们2008年开始住房商品化。第二个2002年开始经营性用地的放开。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最大化收益,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是2008年以后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发生重大转轨,来自土地抵押。当时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时,很大的一个制度安排就是允许地方政府成立平台公司,那时候平台公司我记得2004年之前,青岛有一点。青岛当时我们调研是有一点的,但青岛书记也是小心翼翼的。基本上是土地能够卖的钱多就贷多一点。但是2008年以后发生用途抵押,成立各种平台公司,不管能不能还得来。中国城市化从2002到2008年,靠土地出让来推动的城市化,转向以土地抵押推动的城市化。所以这一个时候整个中国城市化开始大大加速。我讲这也是中国整个过去四十年重要的秘密。在我看来就是这两个。
接下来下一程,在座我们青岛的朋友,各委办局同志我们可能下一轮要思考不是没有路。但这些路可能跟上一轮的搞法会发生重大转向。继续用原来的搞发再搞可能搞一阵,但能不能可持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这里面讲第一个就是如何摆脱这一种以地谋发展的模式。上一轮四十年经验靠的这一套土地制度。这一套土地制度是支撑我们整个快速的增长。但是现在碰到非常困难情况。大家看这一张图,说什么事儿呢?我们整个土地供应跟增长的关系。我们从2008年以来,不断在增加土地供应保增长。这一个时候大家看,我们整个GDP增长率。从2006年开始增加土地供应一直到什么时候?到2010年还是有效的。但是2010年以后大家看,继续供应土地,一直到2003年,GDP增长从10.6下降到7.8%。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说明就是继续我们用土地作为发动机,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一个机制开始出现了问题。出现问题以后大家看到2013年开始。经济继续还是往下走,土地供应也开始往下走。原因在哪里?就是再多供应土地需求也下来了。所以我讲第一件事儿,可能我们在座各位搞经济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土地发动经济这一套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向了。原因在哪里?就是元春校长讲的整个中国的经济必须要转向高质量的增长。继续高速增长这个梦已经过去了,没有高速增长支撑土地供应这一套模式,所以土地的供应资产下降。我讲第一个就是说继续放土地,已经加快增长。第二个看工业,这一个事儿大家看整个工业用地结构,从2004年开始已经减少,整个的土地用地结构里面,工业用地的占比从2004年开始下降。下降主要区域是东部沿海地区。
2004年以后增长用地主要是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说明一个什么大力?就是说我们整个靠土地,土地的低价和土地的招商引资,在东部地区包括前海地区,这一个效力已经开始减低。原因是在哪里?整个要的东西,老百姓(63.990, 0.22, 0.34%)一般的东西看不上。所以这一个时候就东部地区的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活下来的企业基本上是质量升级的企业。其他的企业没有死的,是手上还有几块地屯着。西部地区靠土地的供应,造园区,靠土地的低价来招商引资,但效力非常之低。到兰州,到青岛,兰州新区就是一个兰州石化加一个姚明广州。非常大,开车非常之快。问我这个园区怎么样?我说挺好的,车开的快,不堵车。青海现在也是五买了。最后西部地区靠土地供应也拉不快增长。
第三个,看这个图更危险。整个中国的结构问题,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整个工业用地已经降到只有23%。但是房地产的用地还在23%。高的到哪里?基础设施的供给54%。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图的危险性反映在哪里?整个中国经济工作下来以后。房地产还得守着,因为这一个供出去以后,土地那一块儿钱就下来了。土地全放在基础设施拿投资,这一个土地的结构非常清楚看到我们整个的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我们讲结构性的改革真是任重道远。但是现在没有太好手段。
第四个是什么?就是这一个风险。在哪里?就是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这是非常肯定可以跟大家宣布这一点。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原因在哪里?整个中国的城市的使用土地。从原来新增转向存量。第二个是什么?这个农民醒过来。最后导致结果是什么?土地成本上升,土地的净收益下降,土地的抵押上升。
第四个是什么?我们现在非常担心的就是明年情况。整个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被高估。2010到2015年成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债务比重是37%,一些土地是农地,质押贷出去的。这一张图,刘教授讲的杠杆,我们做一个全国土地融资抵押杠杆分布。这些省不点了。大家看名义杠杆率0.5到0.6,真实杠杆是1.5到2倍,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真是杠杆率在大于2以上。所以明年的情况大家看,有时候从土地上体现出来的危险,地方政府的土地债务。另外就是银行的土地,依赖土地抵押的金融的风险。
第二个我想讲一点从我最近跑的这四个省来看。简单讲一下。就是什么?未来可能四个省之间的竞争还是在制造业上。制造业我在讲,我们过去四个省都是在拼世界制造工厂。低成本,土地低成本,劳动力低成本。但是我从广东,江苏,浙江现在看下来。现在都在拼下一轮谁是世界先进制造城市。谁是世界先进制造城市。这一个是我觉得各省,现在都在谋划这一个事儿,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高度分化。原来做什么东西都能够成的,现在非常困难。这里没有时间,给大家简单放一下。这是一个我们最近做的,大家看整个中国过去的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力量是什么?经济复杂度的提高。大家看广东,最初造的东西都是很简单的,产品的复杂度一步步提高。这是江苏,这是浙江,是是上海。大家看一下山东。没有时间不给大家讲了。这里面核心意思是什么呢?我想讲的第二点可能下一步大家一定要提早谋划。整个山东省工业化是赢家,下一轮是否成为赢家,整个制造业会发生非常大的集聚和高度分化。
第三个我前面讲我们基本省域谋划。下一轮从省级行政卷区为单位的发展圈到都市圈。广东,香港,我们整个的一个湾区,我到长三角,到上海看,上海龙头基本往江苏,浙江延伸。未来我们整个这一片,有没有最核心的城市。另外能不能形成都市圈,还有能不能破除现在这一套以行政为管辖的体制。第四点就是单向城市化到城乡互动。我们过去的城市化,基本是土地资本跟劳工,全部急剧到城市,但现在已经发生一个重大转变,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对流发生,乡村分化和一部分的乡村开始兴起。整个中国未来的大城市,县域城市和村庄,这一套城乡到城这一套体系如何构建,也是我们下一轮要谋划的方面。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河北:城市更新丰富消费业态释放消费潜力
河北省将城市更新作为增投资促消费的有力抓手,通过盘活“老家底”,引进新业态、导入新项目,一批老旧街区、老旧厂房、老旧厂区实现“老树发新枝”,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激发消费新活力【详细】
“非遗+”赋能山西文旅: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山西作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是匠人匠心的结晶,非遗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山西正不断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激活其创新创造基因【详细】
“2024北京文旅十大新玩法”发布
游客到北京旅行从看天安门、逛故宫,变为骑行北京中轴线,跟着大咖讲解深度游故宫……从“去哪儿玩”变为“玩什么”,人们更注重体验感和参与感,一项足够“好玩”的体验就可成为游客爱上北京的理由【详细】
古蔺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结果,五家方案展示
终期评审会上各团队代表汇报了最终的设计成果,评审委员会根据竞赛规则,进行了现场评议及打分,最终从5个入围参赛团队中确定了杰出奖及优秀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