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国内名胜 |
|
黔东南:大山深处被遗忘的天堂美景
日期:2008-11-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我要评论()
生为俗人,整天都有做不完的俗事,念不完的俗经。偶尔我也会停下脚步,仰望头顶仅有的一小块蓝天。在我俗叹生活艰难的时候,学会了抽一点时间听听窗外的鸟鸣,望望梧桐新绽的绿意。但是单调而重复的日子还是让人生倦。终于有个大假,五一了,让我能圆从去年就开始计划起的黔东南之行。我俗不可耐的兴奋!带着好奇,带着已经感觉到的惊喜我们走进黔东南! 长途的颠簸使我们身体疲惫,思绪却因期盼而极度活跃。终于在2号下午,在我们经过二天半的行程,当车子转过一个山坳,期待中的第一份惊喜出现在我们眼前,阳光下,两大片木制吊脚楼依山势向两边展开,非常壮美有气势!我们到达了西江千户苗寨。一车人兴奋不已。唯美的同伴们一致决定我们今晚一定要找一个有“美人靠”的苗家住宿!经过大伙的努力,最终在苗寨边上的半山坡上找到一处并安顿下来。 这里聚居了上千户苗族家庭。苗屋一幢紧连一幢,鳞次栉比十分的壮观。依着“美人靠”往下眺望,山坡,山下是一层层阡陌的田地,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鳞光。踏着层层的石阶,沿着小道转去,村寨是适合用脚来阅读的。和所有的旅游开发区一样,这里也带上我不喜欢的不算太浓的开发迹象。多出了些现代加工的痕迹和这原始的壮丽的苗家村寨很不相符。回到苗家客栈吃过晚饭已是黄昏。窗外用暗红色枫木板搭成的吊脚楼在夕阳的照射下一片金黄。那些堆满柴木垛的门房也升起了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静美的画面。 清晨阵阵鸟鸣和偶尔寨子里传来的鸡叫声叫醒了我。走出房门见早起的同伴肩抗相机,正满寨子的游走寻找最佳的光影。收拾行囊,我们离开了西江千户苗寨,当我们的车子行至对岸山道时,回过头来,不知何时山岭上雾起云涌,苗寨在徐徐升起的光线中显得别样的美丽。 我们离开西江,继续在苗岭山脉的山路上蜿蜒而行,也许是我们的精诚所致,我们运气很好的路遇了这个苗岭深处小小村寨的人们正以他们最隆重的仪式欢迎一群远方的客人。仪式刚刚开始,我们一行欢天喜地地加入进去。进入黔东南两三天了,第一次完整而真切地见苗族儿女身着盛装,排列在进村的巷道口热情的苗族姑娘飞歌敬酒,用牛角盛装的拦路酒,进入的每个人都得沾沾嘴。进得村里不太大的活动中心,看样子村寨里是老少全出动了,那些精美的银饰让我眼花缭乱,细致的手绣衣饰鲜艳夺目。 全村的老少在村子里为客人们表演了一场生动的苗族歌舞。吹响的芦苼苍凉古朴,充满活力的曲调感人肺腑。我不禁感叹,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聪慧的苗家儿女用服饰记载着镌刻着历史的精美的斑斓,用芦苼唱出千百年绵延的“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百姓生活。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用子子孙孙的青春和生命为华夏民族执着完整的保存下先人创造的智慧。他们古朴的舞姿好像自古就是如此。他们把这个曾经荒凉的蛮夷之地,改造成中原文明的博物馆,他们用痴迷的传承能力,五千年不改的民族意志,他们用生命来真实地重现祖先的身影,为我们保留了这一片净土。 车过榕江,伴着321国道的是清秀蜿蜒的都枊江,至此,我们进入了黔东南的精华段。江边时有村寨,寨前是一簇一簇的凤尾竹,在阳光下婀娜成一片绿荫,在光与影中飘扬着。苗族儿女几千年来在这里傍水而居,依山而建,在这个人与自然的桃花源里信步游走。扑面而来的清风,让我不禁放飞自己的思绪,仿佛又回到华夏民族的童年,似乎那五千年前的失败,在苗家儿女心里没有留下痛楚,留下的只是一股无法驱散的乡愁。或许就是从对面的那条小径,或许就是淌过这条小河,蚩尤的部族在与天抗争的无奈中,他们背负着古老的中原文化来到这里,向这里的山山水水膜拜,重新创造着、延续着与杉树共同演变而来的疑固于空间的历史,成就着这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