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园林学习网 → 学术会议动态|园林新闻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北京院里的年轻人”论坛暨展览在京举行
管理--大院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作为大院的院长,既有着大量的建筑工程需要管理,又要做出有自己想法的精彩作品,可是一大难事的。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院长却有着非常好地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中国著名建筑评论家中国著名建筑评论家,《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学术总监中国著名建筑评论家,《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学术总监王明贤在主持“管理”主题论坛时开场白道。 朱小地院长回应到:“实际上我觉得,建筑管理和设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完全关联的,并没有什么差距。” 他进一步总结了北京院这些年在管理方面三大能力:第一个能力是我们应该有能力面对复杂的环境,从这样一个制约因素很多的环境中确立我们设计的起点;第二个能力是要把复杂的建筑设计工作能够清晰地变成一个逻辑思维的做法,通过不断的城市化的展现,建筑的表达和设计工作的完成,实际上是一致;第三个能力是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中获得工作改进的可能性,并迅速的传播到每一个设计人员。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好建筑出现,一方面说明社会环境有所改善,另一方面说明现在的一些建筑师越来越多的管理方面的意识。除了建筑师自己管理之外,很重要一点尤其是像大院应该有一个比较精干的管理团队,在管理方面要越来越科学化、职业化。这些年来,我们这些老牌设计院,相较于例如中建国际一些新兴的设计企业而言,深深感受到管理方面的薄弱性。因此,希望业界同行大家都能重视起来。 针对设计院的管理问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说:“我们做的事情更像是工厂化制表,成千上百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能够紧密的、正常的运行,这是管理者的问题。作为年轻设计师应该是表里的钻石,钻石是没有办法通过一个机制做成,而表可以通过一个好的管理、好的机制、好的流水线等综合因素做得很紧密、很严格。因此,这是两个层面的事情。通过管理可以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平台,让钻石在这样一个很紧密的机器里发挥更大的作用。钻石本身要有一定真正的品质,作为年轻建筑师就应该具备从一开始立志于要为此献身建筑师本身所赋予的品质。” 洲联集团(www5A).五合国际总设计师刘力说应该是随时代而变的。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做两件事:一方面是企业的服务模式要扬长避短。五合国际在模式整合上,就首创了一加一模式,这是设计院的一种创新模式;另一方面在内部的人员培养方面应该花很大精力,弥补建筑师跟从学校出来比较窄的专业,把知识构成充实起来。 体制--集约化使用资源的基础 在论坛的第三幕中,诸位研讨嘉宾的观点真是各持己见,泾渭分明。主持人场域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场域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梁井宇开篇就直抒心声:“我是一个反体制的人。因为在体制里待不下去,所以我就想躲开体制。对于我们独立建筑师,其实无所谓体制不体制。” 随后面对现场的北京院青年建筑师,场域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场域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梁井宇提问到:“你们觉得自己受体制约束吗?”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叶依谦回应道,约束不是太大,我们院很开放。我其实体制已经不是差别,品牌还是最重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谢强补充到,他没有做独立事务所,似乎也没有营销的压力,基本上还是一个纯粹的建筑师。其实,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建筑师,都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人工作在兴趣中,一定是非常快乐的。无论是离开大院还是留在大院,我们都希望能够在兴趣中工作。 当时在座的几位独立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北京都市实践建筑设计公司主持建筑师王辉认为,体制的内容是不一样,分不同的层次。第一个是作为指导思想的体制;第二个是作为运营机制的体制;第三个是作为技术支撑的体制。做建筑是一个技术活,是实打实的一件事,作为技术支撑的体制是通用的。因此,建筑本身就是在体制下形成的产品,我们都在分享体制的好处。 开放建筑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李虎坦言,他很羡慕大院里的建筑师能够拿到众多大型项目,但我们小事务所不大可能拿到。但我也无法肯到自己愿意到体制中去。因为我觉得一个项目要真正做好,会有很多决定因素。 北京三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裁、设计总监张华提出,中国的设计机构感觉是级配沙石,沙子、石头都得有。建筑师需要依赖于团队力量,肯定是要在一个体制下共同工作。如果从服务于社会的角度上来说,好像机构大小都可以,当前一些小事务所生存得也不错。但我感觉,如果要非常集约化地使用资源,设计机构做着、做着就会自然变大。 “不管是怎样的体制,最终还是要看结果,看建筑师有怎样的作品。对我们独立事务所而言,体制并不重要,关键是给建筑师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出真正好的作品。”,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合伙人、设计总监赖军也谈到了自己的体会。 关于体制和创作的关系,维思平联合国际建筑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吴钢结合自己在德国读书、工作的经历谈到:“读书的后期和工作阶段,我持在非常强的体制中,感受到非常强的支持,这个支持可以称之为一个系统,或者说一个体制对建筑师创作的支持。但事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北京院其实做了很多社会工作、系统工作,这些系统是我们当前社会没有提供的。因此,一个很强的体制、系统,实际上是自由思想最根本的基础,它并不是一种制约。” 教育--贵在自我完善和继续教育 在论坛期间,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昀现场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设计院用人后的满意度调查。朱小地院长回答到,笼统地讲,现在的年轻人缺乏毅力,还总是抱怨这样、那样。因此应该说不太满意。 长期从事建筑教育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刘临安指出,我们现在的建筑教育存在三方面问题:一个是教育制度太僵,缺乏个性化教育;二是教育方法太死,很多市场上反映的新信息难以到达教育环节;三是现在各式各样的院校都可以办建筑学,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成色太少。因此,他建议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至少有四方面知识需要学。第一是学技能,就是我们说的动手能力,包括今天的计算机操作;第二部分是学知识,知识是前人通过发明创造、通过各种探索,把最后结果告诉你;第三部分是学方法,方法是得出结果的过程中的一些程序;最后应该学思想,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创新能力。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韩林飞讲到,通过统计,通常我们的建筑专业一个班到最后能一直坚持做设计的人不到5%。国外的建筑师培养,成才率也难以超过5%。这是由于建筑师的人才培养是要基于有兴趣、有执着的精神。有了这个兴趣,才能真正融入建筑师团队,愿意为这事付出。 长期身处一线的建筑师李亦农也感同身受地讲到:“我认为,建筑设计最痛苦的一点在于思考,关键性思考的阶段。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喜欢这种思考过程带来的痛苦,包括享受痛苦之后得到的成果与乐趣。”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杨洲表示,真正的建筑师教育,重点是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八到十年我要在做一次。并且每隔八年、十年,要做一次自己的教育计划,这样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建筑师或者说建筑大师,不管体制是什么,在事业开始之后,如果能把自我完善和继续教育的状态坚持到底,我想那才是出真正大师的状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王小工谈了自己的感受。 未来--担当责任,乐在其中 “现实理想在未来都想要实现,实现以后却都有一些遗憾”。“未来”主题论坛的主持人、《建筑师》杂志社主编黄居正如此描述建筑师的一种状态。针对在座的青年建筑师,他询问到,你们觉得未来是怎样的方向? 谢强说:“一个人到30岁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路,40岁的时候一定要站好自己的位置。而我们很多人已经到40岁,或许还在找自己位置。这种找到自己位置的未来是比较渺茫的。因此,应该说未来还在思考当中。” 王戈接着讲到,我们这些人之所以还能一直从事建筑,因为什么都会干,都肯干因此,如果大家真正喜欢建筑,耐得住寂寞,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 李亦农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建筑师的未来既不是高职位,也不是很多的钱。不管是全面的,还是局部的,我们对这项事业会一直干下去。另外也希望带领我的团队,使大家对这个职业更加感兴趣。 杨洲表示,我原来以为短短的十年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创造性机会,但我们的机会却不是完整的,我们提前被抛到了自己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位置上来,要比父辈承担更多的东西。之后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真正的未来是比我们还年轻十岁的人。 “我对于未来没有什么选择,继续做好自己角色,而且享受其中。”王小工言简意赅地说。 刘淼也指出,我的未来,就是一步步地做想做的事情。期望大家都怀着一种对北京城市、中国城市、世界城市负责任的心态去创作。我相信,当怀揣这种社会理想的时候,我们的未来就在其中。 在整个论坛最后时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总结到,我觉得今天讨论的关于大院及建筑界的问题都很精彩。当前,中国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跟国际接轨,其实我们应该把原来受一些意识形态、传统固定思维模式影响的杂念抛开,关键是研究建筑学的本质。从建筑学本质来说,中国和世界是相同的,这里边不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问题。不管是现有的执业建筑师,还是未来将要从事建筑事业的年轻人,每个角色都存在着个人发展的空间,也许你不会是全面的万能手,但你可以在某一个领域成为杰出专家。所以说,建筑学的未来还是比较光明的。
编辑:linlik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